[发明专利]一种表面自清洁性聚合物多孔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63744.7 | 申请日: | 2010-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2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 发明(设计)人: | 黄健;叶远松;王晓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D71/78 | 分类号: | B01D71/78;B01D71/82;B01D67/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郭百涛 |
| 地址: | 210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清洁 聚合物 多孔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膜的制备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表面自清洁性聚合物多孔膜的 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膜分离技术具有低能耗、过程简单、分离效率高、不污染环境等优点,是解决当代的能 源、资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要高新技术,其应用已发展到化工、食品、医药、生化、环保等领 域。聚合物材料由于性能优良、价廉、易加工等特点,已被广泛用于制备多孔分离膜。但由 于聚合物材料表面多具有疏水性,在水处理、生物、食品等水相分离体系中的应用时会产生 两个问题:一是传质驱动力高,能耗大;二是极易吸附疏水性有机物引起膜污染,导致膜通 量下降,缩短膜寿命。通过表面改性,制备表面不易污染或易清洗的聚合物多孔膜是解决膜 污染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自清洁性表面的研究引起了普遍的关注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自然界中很多植 物、动物的表面具有自清洁性质,比如荷叶表面经雨水冲刷即可清洁,壁虎并不专门清洗脚 垫即可维持与墙壁的附着力,这是生物长期适应自然的结果。模仿荷叶、蝉翼的表面结构, 在材料表面构筑微/纳米级的微突结构及疏水成分,可以赋予材料表面的疏水自清洁性。其原 理是材料表面具有超疏水性和非常小的水滚动角,使附着的污染物易于随着水滴的滚动而被 卷离。然而这种自清洁机制并不适用于多孔性分离膜表面的自清洁改性,因为水不易透过表 面疏水性多孔膜的微孔通道。利用TiO2的UV催化性质也是设计自清洁性表面的有效方法。在 UV照射下,TiO2粒子可氧化分解有机物,同时表面转变为超亲水性。以TiO2粒子改性聚合物 多孔膜表面,可提高膜表面的耐污染性、提高水通量并能抑制细菌的生长。但TiO2/UV方法 也会引起基体聚合物的降解、粉化,同时TiO2/UV方法的光催化效率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另外,近年来,刺激-响应型聚合物的表面自清洁机制及性能研究开始引起关注。所谓的 刺激-响应性是指材料在接受环境信号的刺激后,其分子的结构、能量状态发生变化而做出响 应的过程。刺激-响应型聚合物可接受温度、pH值、离子、溶剂、化学物质、电场、光等的 环境信号,而发生分子链的伸展/卷曲、亲水性/疏水性、特异性吸附等行为的变化,刺激- 响应行为一般具有可逆性。由于聚合物材料具有多重结构层次,易于通过分子和结构设计来 实现材料的这种智能化性能。
2007年Youngblood等(Advanced Materials,19,3838-3843,2007)在玻璃基底上 键接了具有溶剂刺激-响应性的聚乙二醇-全氟烷烃嵌段聚合物刷,在油性环境中疏水的全氟 烷烃段伸向外侧,与水接触时聚合物刷的结构反转,聚乙二醇段伸向外侧。利用这种溶剂的 刺激-响应性行为可以实现表面自清洁性,当十六烷预污染的聚合物刷表面与水接触并简单震 荡后,十六烷即从表面脱离并浮于水的表面。接触角数据表明,聚合物刷表面十六烷的后退 角大于水的前进角,Youngblood认为正是这种接触角的差距,使水易于在聚合物刷表面铺展 并取代了十六烷/聚合物刷的界面,赋予了改性表面的自清洁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37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锰的吸附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层析柱加压活塞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