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被拍摄体跟踪装置及相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62317.7 | 申请日: | 2010-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9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伊藤悠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尼康 |
主分类号: | G06T7/20 | 分类号: | G06T7/20;H04N5/225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谢丽娜;关兆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拍摄 跟踪 装置 相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被拍摄体跟踪装置及相机。
背景技术
在日本国专利第3768073号公报中公开了物体跟踪装置。该物体跟踪装置利用被称为归一化相关的运算方法来计算模板和图像间的类似度,而进行被拍摄体的跟踪。
但是,在如现有的物体跟踪装置所使用的这种类似度计算的一般方法中,在对各个亮度、色差等图像成分施加不同的增益时,存在计算的类似度的精度下降的间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被拍摄体跟踪装置,包括:第一类似度计算部,对具有多个成分的特征量的输入图像和具有多个成分的特征量的模板图像进行比较,按照各个上述多个成分的特征量计算上述输入图像和上述模板图像的类似度;归一化部,将由上述第一类似度计算部计算的多个成分的特征量的类似度归一化;以及第二类似度计算部,根据上述归一化部的归一化结果,计算上述输入图像和上述模板图像的类似度。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在第一方式的被拍摄体跟踪装置中优选,上述归一化部通过使上述多个成分的特征量的类似度与用于将各成分的特征量的类似度均一化的归一化值相乘而进行归一化。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在第二方式的被拍摄体跟踪装置中优选,还具有加权部,对上述多个成分的特征量的类似度进行与上述输入图像的特征对应的加权。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在第二或第三方式的被拍摄体跟踪装置中优选,上述归一化值被预先算出并记录在存储介质中,上述归一化部从上述存储介质读出上述归一化值而进行归一化。
本发明的第五方式,在第一~第三方式的被拍摄体跟踪装置中优选,上述多个成分的特征量是图像的亮度成分和色差成分,上述第一类似度计算部计算上述输入图像的亮度成分和上述模板图像的亮度成分的类似度以及上述输入图像的色差成分和上述模板图像的色差成分的类似度。
本发明的第六方式的相机,具有第一~第五方式的被拍摄体跟踪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相机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构成的框图。
图2是表示模板匹配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3A、图3B是示意地表示不进行归一化而计算出的类似度的具体例的图。
图4A、图4B是示意地表示进行归一化而计算出的类似度的具体例的图。
图5A~图5D是示意地表示在归一化后进行加权而计算出的类似度的具体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搭载有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被拍摄体跟踪装置的相机的构成的框图。相机100包括操作部件101、透镜102、摄像元件103、控制装置104、存储卡槽105和监视器106。操作部件101包括由使用者操作的各种输入部件,例如电源按钮、释放按钮、变焦按钮、十字键、确定按钮、重放按钮、删除按钮等。
透镜102由多个光学透镜构成,但在图1中代表性地用1个透镜表示。构成透镜102的透镜包含用于变更变焦倍率的变焦透镜、用于进行焦点调节的调焦用透镜(AF透镜)等。摄像元件103例如为CCD、CMOS等图像传感器,对通过透镜102成像的被拍摄体像进行摄像。并且,摄像元件103将通过摄像得到的图像信号输出到控制装置104。
控制装置104根据从摄像元件103输入的图像信号,生成预定的图像格式、例如JPEG格式的图像数据(以下称为“正式图像数据”)。此外,控制装置104根据生成的正式图像数据,生成显示用图像数据、例如缩略图图像数据。控制装置104生成包含已生成的正式图像数据和缩略图图像数据并进一步附加了标题信息的图像文件,并输出到存储卡槽105。
存储卡槽105是用于插入作为存储介质的存储卡的槽,将从控制装置104输出的图像文件写入并记录到存储卡中。此外,存储卡槽105根据来自控制装置104的指示,读入在存储卡内存储的图像文件。
监视器106是搭载于相机100的背面的液晶监视器(背面监视器)。在监视器106上显示在存储卡中存储的图像、用于设定相机100的设定菜单等。此外,控制装置104在由使用者将相机100的模式设定为摄影模式时,向监视器106输出从摄像元件103以时间系列取得的图像的显示用图像数据。从而在监视器106上显示取景图像(实时取景图像:Live View Imag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尼康,未经株式会社尼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23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