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水平集的软性磨粒流流场测试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59603.8 | 申请日: | 2010-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3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 发明(设计)人: | 计时鸣;翁晓星;谭大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M10/00 | 分类号: | G01M10/00;G06F19/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王利强 |
| 地址: | 31001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水平 软性 流流 测试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磨粒流加工领域,尤其是一种软性磨粒流的结构化表面无工具加 工中的流场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模具领域对结构化表面的粗糙度要求越来越高,例如精密注塑模具, 不但对注塑件表面对应的模具面的粗糙度有极高要求,甚至对于注塑流道的粗糙 度也有很高要求。对于尺寸小或几何形态特殊的结构化表面难以使用工具进行接 触式光整加工,如抛光或研磨,无论自动化或手工加工都是如此,这一问题目前 尚无有效方法解决,且缺乏深入的研究。鉴于模具应用量大面广,其制造水平直 接影响制造业的整体水平,因此对模具结构化表面光整加工方法的研究,具有重 要的现实意义。
所谓的软性磨粒流是一种液-固两相磨粒流,具有弱黏性或无黏性,因此具有 更好的流动特性并可实现湍流流动,基于软性磨粒流实现模具结构化表面无工具 精密加工的原理是:(1)通过在被加工的结构化表面附近配置约束模块,构成磨 粒流约束流道,使被加工表面成为流道壁面的一部分;(2)以约束流道内流动的 软性磨粒流替代加工工具实现对被加工表面的光整加工;(3)软性磨粒流的有效加 工是在湍流状态下进行,它不是通过射流的形式强力冲击被加工表面,而是利用 磨粒的微力微量切削的频繁作用实现表面的逐步光整,湍流流场中的磨粒运动的 随机性实现了表面纹理无序化,直至实现结构化表面无工具镜面级加工。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软性磨粒流流场的计算精度低、无法准确得到最佳加工状态的 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计算精度、准确得到最佳加工状态的基于水平集的软 性磨粒流流场测试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水平集的软性磨粒流流场测试方法,所述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与流体Navier-Stokes方程结合,建立软性磨粒流的水平集函数的运动方程;
2)对空间作离散化和投影:用一组有限个离散的点来代替原来的连续空间,同时 经投影作用使得有散度的转化为无散度的量;
3)对时间作离散化;
4)水平集函数与流体体积模型(Volume of fluid Method,VOF)函数的结合进行迭 代;
5)距离函数的重构:重构就是在已知函数分段平均值的情况下,构造满足一定精 度下的原函数分布,由于数值方法的内在效应,经过若干演算时间后,原距离函 数已不再满足要求,通过求解初始问题的稳定解来实现;
6)对软性磨粒流流场的测试:利用水平集方法的有效捕捉界面发生拓扑变化的原 理,对流场特性进行较好地分析,找到最佳的加工状态。
进一步,所述软性磨粒流是松散磨粒与流体混合,构成液-固两相或气-固两 相磨粒流。
再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利用连续介质表面Φ(x,t)来描述两相流的界面边 界,计算域内其他计算点处Φ值则表示该点到相界面的距离,其定义为Φ=Const, 即t时刻时,边界零水平集Φ:
Γ={x|Φ(x,t)=0} (1)
在磨粒运动过程中Φ遵循的守恒方程:
式(2)中:u为流场中的速度矢量;为Φ的梯度
在此设Φ<0为磨粒流区(l1),Φ>0为流体区(l2),则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96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视觉环境光照条件可调的视认反应时间测试仪及测试方法
- 下一篇:轴力传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