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纯度丹酚酸A的批量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43656.0 | 申请日: | 2010-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2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2 |
发明(设计)人: | 何克江;刘珂;韩飞;陈栋;刘军锋;张祁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靶点药物研究有限公司;海南鑫鸿凯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69/732 | 分类号: | C07C69/732;C07C67/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烟台市开发区万寿山路***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纯度 丹酚酸 批量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纯度丹酚酸A的批量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丹参是我国心脑血管病的基本治疗药物,因疗效确切,丹参已成为我国用量最大(1.5万吨/年)、销售额最高、制剂生产厂最多的中药(制剂生产厂960家,剂型主要有丹参滴丸、丹参注射液、丹参片、丹参颗粒、丹参冲剂和丹参胶囊),此外丹参还与其它药材复方,用于肺心病、高脂血症、高血粘度综合征、哮喘、支气管肺炎、肝炎、肝硬化、肾病综合征、关节炎、糖尿病循环障碍、各种细菌性和病毒性感染、抗内毒素、肿瘤、硬皮病、皮肤炎、银屑病、过敏性紫癜、红斑狼疮、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痤疮、难治性癫痫、视网膜病变等多种疾病的治疗。
丹参的主要有效成分是丹酚酸。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丹酚酸是以抗氧化、抗炎(通过NF-κβ途径抑制多种炎性细胞因子表达)为特点、同时具有保护脉管内皮细胞、降脂、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保护心肌缺血缺氧、扩张冠脉血管、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纤维蛋白原合成、激活纤溶、抑制血栓形成、螯合钙铁离子等多种药理作用。在所有已知酚类化合物中(包括黄酮类化合物)丹酚酸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其中又以丹酚酸A(salvianolic acid A,SA)的活性最佳〔《中草药现代研究》II,1996,498-533.Yi Yang Hu et al.,World JGastroentero,2000;6(3):402-404.Cheng Hai Liu et al.,World J Gastroentero,2000;6(3):361-364.Yun-Lian Lin et al.J.Nat.Prod.2002,65,745-747.Lin YL et al..J.Ethnopharmacol.2005.Chen YF et al..J.Chromatogr A.2005;1088(1-2):140-5.Hsu YC et al..J Biomed Sci.2005;12(1):185-95.Lay IS et al..J Surg Res.2003;115(2):279-85.Lay IS et al..Planta Med.2003;69(1):26-32.Chen YL et al..J CellBiochem.2001;83(3):484-93.Chen YH et al..J Cell Biochem.2001;82(3):512-21.Hung HH et al..Histol Histopathol.2001;16(1):175-83.Wu YJ et al..ArteriosclerThromb Vasc Biol.1998;18(3):481-6.〕,但是,丹参中丹酚酸A的天然含量及其纯化技术一直制约着丹酚酸A的研发。
丹参药材中,主要含丹酚酸B,丹酚酸A的含量约为0.03%~0.06%。在高温处理丹参提取物制备丹酚酸A的技术建立,基本解决了其资源供给后,丹酚酸A的开发利用主要面临批量分离纯化的挑战。
中国专利CN1830947首次公开了的条件为101~140℃处理0.5~24小时。随后,CN100999470对CN1830947条件进行了细化,公开了丹参提取物或丹参总酚酸在pH3.5~6.0、110~130℃下处理1~6小时制备丹酚酸A的条件。
我国学者李连良首次用制备薄层色谱自丹参药材中制备了丹酚酸A(Lian-Niang L et al.Planta Med.1984 50(3):227-8.)。台湾学者林云莲(Lin YL et al.J Nat Prod.2002;65(5):745-7.19.Journal of the Chinese Chemical Society,2003,50,1079-108)报道了由大孔树脂HP20结合葡聚糖疑胶sephadex LH-20制备丹酚酸A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靶点药物研究有限公司;海南鑫鸿凯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靶点药物研究有限公司;海南鑫鸿凯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36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