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菜茎基溃疡病菌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及检测用引物和探针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42449.3 | 申请日: | 2010-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5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易建平;尚琳琳;周国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Q1/04;C12N15/11;G01N21/64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王函 |
地址: | 20013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菜 溃疡 病菌 实时 荧光 pcr 检测 方法 引物 探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和植物检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菜茎基溃疡病 菌的检测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油菜茎基溃疡病菌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 法。此外,本发明还涉及检测油菜茎基溃疡病菌的引物和探针。
背景技术
油菜黑胫病(Phoma stem canker)又称为“油菜黑腿病”,是世界范围 内油菜最严重的真菌病害之一,其病原菌为小球腔菌属,主要包括两个种: 油菜黑胫病菌Leptosphaeria biglobosa和油菜茎基溃疡病菌Leptosphaeria maculans,这两种病原菌的形态特征相近,但引起油菜茎部感染和基部溃 疡的能力不同。前者致病力较弱,一般引起茎中上部为害,造成的损失小, 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油菜生产国均有分布。后者致病力强,引起茎基部发 病,是导致油菜黑胫病严重流行和油菜产量损失的主要因素,在澳大利亚、 加拿大、美国、欧洲等油菜主产国有分布,而在我国未见报道。我国油菜 产区气候与欧、美、澳三大洲相似,且中国目前的油菜主要栽培品种高度 感病。另一方面,随着贸易全球化,病菌传入的风险加剧。2009年8月 以来,上海口岸已经从澳大利亚、乌克兰和加拿大等国进境油菜籽样品中 多次截获油菜茎基溃疡病菌L.maculans。油菜茎基溃疡病菌正在一步步 逼近我国,严重威胁着我国油菜产业的生产安全。为防止该有害生物的传 入,如何高效快速检测成为预防油菜茎基溃疡病传入国内的技术关键。
目前,国内针对油菜茎基溃疡病菌的检测方法研究较少,采用的检测 手段主要是滤纸培养法和PCR方法,PCR检测方法以其快速、准确和灵 敏的特点受到广泛应用。但尚未见利用MGB探针来检测油菜茎基溃疡病 菌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油菜茎基溃疡病菌的实时荧光 PCR检测方法;为此,本发明还提供用于上述方法的检测引物和探针。
在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油菜茎基溃疡病菌的实时荧光PCR检 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设计引物和探针;
该引物的序列为:
Lmb3:5’-caccaattggatccccta-3’(SEQ ID NO.1)或其互补链;
R2:5’-ggcgcaaaatgtgctgcgct-3’(SEQ ID NO.2)或其互补链;
该探针的序列为:
Probe-M:5’-FAM-cacttgggactcgccttg-MGB-3’(SEQ ID NO.3)或其 互补链;
(2)对油菜籽样品进行过筛处理,然后收集菌丝并提取DNA;
(3)采用步骤(1)设计的引物和探针进行实时荧光PCR检测。
步骤(2)中,所述对油菜籽样品进行过筛处理具体为:用孔径2.5mm 和1.5mm的网筛过筛,取筛上物和筛下物,液氮研磨后取样。
步骤(2)中,所述收集菌丝并提取DNA具体为:菌株用PDA培养 基繁殖后收集菌丝,液氮研磨后取菌丝粉,用植物基因组提取试剂盒提取 DNA。
步骤(3)中,所述实时荧光PCR检测的反应体系为25μL,包括12.5 μL 2×Premix Ex Taq、5μM步骤(1)设计的引物和探针各1μL、1μL模 板DNA、0.5μL 50×ROX Reference Dye II、加无菌水补至25μL。
步骤(3)中,所述实时荧光PCR检测的反应程序为:95℃预变性 10s,然后以95℃变性15s,60℃延伸1min进行40个循环的扩增。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检测油菜茎基溃疡病菌的引物, 其序列为:
上游引物Lmb3:5’-caccaattggatccccta-3’(SEQ ID NO.1)或其互补 链;
下游引物R2:5’-ggcgcaaaatgtgctgcgct-3’(SEQ ID NO.2)或其互补 链。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检测油菜茎基溃疡病菌的探针, 其序列为:Probe-M:5’-FAM-cacttgggactcgccttg-MGB-3’(SEQ ID NO.3) 或其互补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24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