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掺铝氧化锌薄膜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42138.7 | 申请日: | 2010-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8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魏浩;王艳艳;苏言杰;张亚非;柳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3C17/23 | 分类号: | C03C17/23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锌 薄膜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掺铝氧化锌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介质中加入AZO纳米粒子,将溶液超声处理10-30分钟,得到均匀分散的AZO纳米粒子浆液;
步骤二,在浆液中加入偶联剂以及光引发剂;加入偶联剂后,需用用超声处理0.5-8小时;
步骤三,用提拉法或旋涂法将AZO纳米粒子浆液涂覆在玻璃上并利用紫外光照射,然后热处理得到AZO薄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铝氧化锌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一中,所述介质为无水乙醇、乙二醇、四氢呋喃或N-甲基吡咯烷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铝氧化锌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一中,所述AZO纳米粒子占介质比重为5%-3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铝氧化锌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一中,所述AZO纳米粒子的尺度在10-50nm,铝质量比含量为1-1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铝氧化锌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二中,所述的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以及铝酸酯偶联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掺铝氧化锌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硅烷偶联剂为:烷基类硅烷偶联剂、乙烯基类硅烷偶联剂、氯丙基硅烷偶联剂、含硫类硅烷偶联剂、胺类硅烷偶联剂、环氧基类硅烷偶联剂、丙烯酰氧基硅烷偶联剂或烷氧基类硅烷偶联剂。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掺铝氧化锌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钛酸酯偶联剂为:异丙基烷基苯磺酸钛酸酯、异丙氧基二硬酯酰基聚氧化乙烯钛酸酯、异丙氧基三硬酯酰基钛酸酯、异丙氧基三钛酸酯、氧乙酸酯双钛酸酯、四异丙基双钛酸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铝氧化锌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二中,所述的光引发剂为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2-羟基-甲基苯基丙烷-1-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基-1-丙酮,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铝氧化锌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三中,紫外光照射时间为0.5-4min。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铝氧化锌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三中,所述的热处理是在氮气、氩气、氦气等惰性气氛,温度为50-300℃,时间为0.5-4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213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橡胶成型机之模板支撑机构
- 下一篇:一种节能型再生塑料挤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