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表达PCV-2免疫原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及其制备和应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140804.3 申请日: 2010-04-07
公开(公告)号: CN101792743A 公开(公告)日: 2010-08-04
发明(设计)人: 许信刚;童德文;张琪 申请(专利权)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C12N7/01 分类号: C12N7/01;C12N15/34;C12N15/866;A61K48/00;A61K39/12;A61P31/20
代理公司: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代理人: 黄挺
地址: 71210***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表达 pcv 免疫原 基因 重组 杆状病毒 及其 制备 应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表达PCV-2免疫原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杆状病毒带有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所述重组杆状病毒表面展示PCV-2结构蛋白ORF2,

所述重组杆状病毒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

a、制备SEQ ID NO.1所示的ORF2基因;    

b、将上述的ORF2基因,插入到杆状病毒表面展示转座载体pBacSC的p10启动子下游,构建含PCV-2的ORF2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转座质粒pBacSC-ORF2;

c、将上述重组杆状病毒转座质粒pBacSC-ORF2转入大肠杆菌内进行同源重组,得重组杆状病毒DNA;

d、将步骤c得到的重组杆状病毒DNA转染昆虫细胞,得到重组杆状病毒;

其中,所述pBacSC载体的构建过程:

1.1    引物的设计

根据发表的如GenBank: AY542374所示的杆状病毒AcMNPV的gp64基因组序列和如GenBank:EU048697所示的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的基因组序列,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Pl/P2、P3/P4、P5/P6;

上游引物P1   5'- TCACCCGGG ATGCTACTAGTAAATCAGTCACACCAAGGCTTCAATAAGGAACACACAAGCAAGATGGTAAGCGCTATTGTTTTATATGTGCTTTTG-3',5' 端加上 SmaI酶切位点;下游引物P2   5'- GTTTTATATGTGCTTTTGGCGGCGGCGGCGCATTCTGCCTTTGCGGCGCACCACCACCACCACCACGCGCGCCCATGGGCTAGCGCATGCGCATGC -3';上游引物P3   5'- GCGCGCCCATCGCATGCTTCAGGGCTAGTGTTTGGTCATGTA -3' ; 下游引物P4  5'- CCC GGTACCTTAATATTGTCTATTAC -3',5' 端加上 Kpn I酶切位点;预期扩增片断为267bp,含有GP64 信号肽(SP)序列,6个组氨酸(His6)标签,4个多克隆位点,即BsshI、NcoI、NheI、SphI,GP64 跨膜区(TM)和GP64胞质区( CTD)基因;

上游引物P5  5'- GCTGGATCC ATGGTGAGCAAGGGCGAGGAGCTGT -3',5'端加上 BamHI酶切位点;下游引物P6  5'- AAGCTT CTTGTACAGCTCGTCCATGCCGAGA -3',5' 端加上HindIII酶切位点,预期扩增片断为717bp,含有完整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基因;

1.2    如SEQ ID NO.2所示的 SP-His6-四个酶切位点-TM-CTD 序列的扩增:

PCR反应体系如下:10×PCR Buffer 5μL、dNTPs 4μL、P1/P2 ,P3/P4各1μL、Taq DNA多聚酶1μL、加水至50μL,反应程序:95℃变性5min;94℃ 1min,56℃ 1min,72℃ 30sec,共30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min,反应结束后取10μL PCR产物加入1μL 6×Loading Buffer于0.8%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扩增产物;

1.3    eGFP基因的扩增:

PCR反应体系如下:10×PCR Buffer 5μL、dNTPs 4μL、P5/P6各1μL、Taq DNA多聚酶1μL、pEGFP-C1质粒1μL、加水至50μL,反应程序:95℃变性5min;94℃ 1min,56℃ 1min,72℃ 2min,共30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min,反应结束后取10μL PCR产物加入1μL 6×Loading Buffer于0.8%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扩增产物;

1.4     PCR产物与pFastBacTM Dual载体的连接

参照上海生工UNIQ-10胶回收试剂盒说明书回收目的基因,将eGFP基因插入载体pFastBacTM Dual的Polyhedrin 启动子下游的多克隆位点(MCS)的BamHI和HindIII酶切位点处,同样方法将SP-His6-四个酶切位点-TM-CTD基因插入到已经插入了eGFP基因的pFastBacTM Dual载体的另外一个p10 启动子下游多克隆位点(MCS)的SmaI和KpnI酶切位点处,从而构建成功pBacSC载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080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