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T/R/H多元功能纤维混纤高质感纱线的生产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39429.0 | 申请日: | 2010-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7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段亚峰;王荣根;刘越;朱俊伟;李旦;朱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文理学院 |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2G3/36 |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 地址: | 312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元 功能 纤维 混纤高 质感 纱线 生产工艺 | ||
1.一种T/R/H多元功能纤维混纤高质感纱线的生产工艺,原料 采用异形截面涤纶、功能改性粘胶和汉麻纤维或者采用多微孔改性涤 纶、功能改性粘胶和汉麻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分别经开松、 梳理除杂、精梳制条加工制成纯净、整齐、蓬松、柔软、平行顺直的 短纤维须条;再对异形截面或多微孔涤纶短纤维须条进行条练碱减 量,然后再利用并条混纤原理使之与功能改性粘胶、汉麻纤维须条并 条,通过反复并条针梳实现三种功能纤维的均匀混合;混合梳理后的 混纤须条最后依次经过粗纱→细纱→络筒→并纱→捻线工序加工成 单纱或股线成品纱线;其中涤纶、汉麻纤维主体分布于纱线内部形成 骨干,功能改性粘胶纤维主体分布于纱线表面形成亲肤层;所述的 T/R/H多元功能纤维混纤高质感纱线的细度规格为16s/1-40s/1或40 s/2-80s/2中的一种;所述的混纺比采用T/R/H=(65∶30∶5)、 (55∶35∶10)、(45∶35∶20)、(65∶25∶10)和(55∶30∶15)中的一种; 所述的原料分别采用:(1)纤维细度为0.5-1.5dtex、平均长度为 2.5-3.8mm的“+”形、“*”形、“H”形异形截面差别化涤纶或纵向 表面多微孔、裂缝改性吸湿排汗涤纶及其阳离子改性涤纶共混纺丝; (2)纤维细度为1.1-1.5dtex、平均长度为2.5-3.5mm功能粒子表 面修饰共混纺丝所制得的具有长效抗菌或负离子远红外功能的粘胶 短纤维;(3)纤维细度为1.5-3.5dtex、平均长度为1.0-2.6mm的汉 麻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文理学院,未经绍兴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942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