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甲型H1N1流感DNA疫苗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37416.X | 申请日: | 2010-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5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 发明(设计)人: | 孙兵;凌志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A61K48/00 | 分类号: | A61K48/00;A61K39/145;C12N15/85;C12N15/44;A61P31/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韦东 |
| 地址: | 2000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h1n1 流感 dna 疫苗 制备 方法 及其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甲型H1N1流感DNA疫苗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DNA疫苗,又称基因疫苗或核酸疫苗,这种核酸分子是一种细菌的质粒,在克隆了特定基因以后,能在真核细胞中表达蛋白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的免疫反应,对病毒、细胞内寄生的细菌和寄生虫所引起的传染病可能具有治疗性效果和重要的预防作用。DNA疫苗能进入宿主细胞的细胞核中转录为信使RNA,再在细胞浆中翻译成蛋白质。其中一部分抗原蛋白在降解后与MHC-I类分子结合;另一部分抗原蛋白也可以分泌到细胞外,被APC摄取后,在吞噬溶酶体中降解成的多肽和MHC-II类分子结合。因此DNA疫苗即能引起细胞免疫,又能刺激产生体液免疫。
DNA疫苗相比传统的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等疫苗形式,有其特殊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优点。
(1)免疫效果好,与普通蛋白疫苗不同,基因疫苗能在自身细胞中产生外源性蛋白,这种蛋白较之在原核生物表达系统中产生的蛋白质更像天然分子,其呈递过程与自然感染十分相似。因此,这样的免疫原将含有在构象上相关的表位,诱导产生对应于天然抗原的免疫应答。另外,DNA疫苗对已有免疫力的个体接种仍可起作用。
(2)DNA疫苗与减毒活疫苗和载体活疫苗一样引起CTL应答,但却不存在后两者毒力回升的危险,也不存在散毒,病毒污染及个体传染源的敏感性相关的毒力改变,对于常规疫苗难以培养或危险的致病体,核酸疫苗则易于构建。
(3)免疫应答持久,由于外源基因可以在体内存在较长时间,并不断表达外源蛋白,它可以持续地给免疫系统提供刺激,因此,很微量的抗原即可刺激机体产生强而持久的免疫应答。
(4)方法简便,价格低廉。核酸疫苗仅需在细菌中生产,构建高效表达质粒,与普通疫苗相比,核酸疫苗的制作省去了抗原提取和纯化等繁琐耗时的过程,核酸疫苗用量少,比其它疫苗更经济。
(5)DNA疫苗可以加工成干燥的小粒便于贮藏和运输。干燥的DNA小粒在室温下相对稳定,不需要冷藏设备,因此对边远地区的使用也较为方便。DNA疫苗在给予前即刻加水就能简单地恢复原状,这在经济上和公共卫生方面都是有利的。
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是一种造成人类及动物患流行性感冒的病毒,在分类学上属于正黏液病毒科,为单股负链RNA病毒。人类流感病毒根据其核蛋白(NP)的抗原性可以分为甲、乙、丙(A,B,C)三类。对于甲型流感病毒,根据其表面糖蛋白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抗原性的不同,又可以进一步分为不同的亚型。目前,A型病毒有16种HA亚型(H1-H16)和9种NA亚型(N1-N9)。会造成急性呼吸道感染,甚至严重的全身性免疫反应。流感病毒借由空气迅速的传播,在世界各地常会有周期性的大流行,造成严重后果。自1918年爆发西班牙大流感以来,已经发生过至少三次流感大流行。上述流感大流行主要是由H1N1、H2N2、H3N2亚型的A型流感病毒引起。
2009年的甲型H1N1(A/H1N1)流感病毒,在早期被称为“猪流感”或“猪源流感”病毒,暴发于墨西哥和美国,并在数月内席卷全球,因其具有强大的抗原变异性以及能感染人类和多种动物的特点,很快引发了人类又一次流感大恐慌。继香港、德国等国家和地区出现系列感染病例之后,WHO在2009年6月11日决定把H1N1新型流感的警戒级别升至第六级,这也是WHO在过去40年来第一次把传染病警戒级别升至最高级别。
现阶段(2009年12月),确诊病例数仍在继续增加,已呈现出全球流感大暴发流行的趋势,有可能形成新甲型流感全球大暴发流行。而控制流感爆发最有效地方法就是疫苗的大规模及时使用。
在甲型H1N1流感这样一种新发传染病爆发的背景下,甲型H1N1流感DNA疫苗的研发为控制该疾病的传播与蔓延在疫苗领域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决途径。相对于灭活病毒疫苗,甲型H1N1流感DNA疫苗不仅具有研发速度快,安全性高的特点,而且具有成本低廉,储存条件要求低等特点。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74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