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向自适应独立传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36420.4 | 申请日: | 2010-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6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德利;姜晓冬;郑思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德利;姜晓冬;郑思祺 |
主分类号: | F16H25/04 | 分类号: | F16H2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闫立德 |
地址: | 1000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自适应 独立 传动系统 | ||
1.一种双向自适应独立传动系统,主要由主动轴和被动轴套所组成,其特 征在于:主动轴与被动轴套之间设有凸轮楔块自适应传动装置;
所述的凸轮楔块自适应传动装置包括,
控制凸轮,控制凸轮呈扇形状,控制凸轮下端与主动轴上固定的连接套轴 接,控制凸轮位于正旋楔块与反旋楔块之间,控制凸轮上部两端在正旋楔块与 反旋楔块之间移动,凸轮控制杆一端与控制凸轮固接,上中部折弯并与连接套 轴接向上的另一端位于阻尼盘上;
正旋楔块,正旋楔块呈倒置的L形,正旋楔块顶端面中部纵向设有供楔块回 位弹簧卡卧其内的弹簧槽,正旋楔块顶端面前侧设有顶凸咬合点,正旋楔块下 端与主动轴上固定的连接套轴接,正旋楔块被控制凸轮侧上端顶持到右侧临界 点时正旋楔块上端面与被动轴套内端面咬合紧固;
反旋楔块,反旋楔块呈反向倒置的L形,反旋楔块顶端面中部纵向设有供楔 块回位弹簧卡卧其内的弹簧槽,反旋楔块顶端面前侧设有顶凸咬合点,反旋楔 块下端与主动轴上固定的连接套轴接,反旋楔块被控制凸轮侧上端顶持到左侧 临界点时反旋楔块上端面与被动轴套内端面咬合紧固;
楔块回位弹簧,为圆环形回位弹簧,楔块回位弹簧使正、反旋楔块脱离控 制凸轮顶持后复位,位于正、反旋楔块的弹簧槽内;
阻尼盘,控制凸轮在正旋楔块与反旋楔块之间移动,阻尼盘位于主动轴与 被动轴套之间的静止空间内、或主动轴与被动轴之间的静止空间内,阻尼盘外 周外侧设有阻尼盘控制装置;
所述的一个控制凸轮和一个正、反旋楔块构成一组控制结构,在围绕主动 轴外壁上至少设有4~8组控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双向自适应独立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控制凸轮左右移动夹角为15°~45°。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双向自适应独立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顶凸咬合点顶部与正、反旋楔块的上端面中部后端在同一圆周上。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双向自适应独立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正、反旋楔块上端和外侧上端面为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双向自适应独立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阻尼盘控制装置为可制动阻尼盘运行的刹停结构或为与主动轴转动方向反向 作用力控制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双向自适应独立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正、反旋楔块的上端面上和被动轴套内端面上、或与正、反旋楔块的上端面 接的被动轴轴面上设有防滑纹。
7.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双向自适应独立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围绕主动轴外壁上最佳设有8组控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双向自适应独立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正旋楔块上端面与被动轴套内端面咬合紧固时正旋楔块侧端面至少有一点顶 持在相邻的反旋楔块侧面上,或反旋楔块上端面与被动轴套内端面咬合紧固时 反旋楔块侧端面至少有一点顶持在相邻的正旋楔块侧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德利;姜晓冬;郑思祺,未经杨德利;姜晓冬;郑思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642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器识别和重构方法
- 下一篇:一种节能环保光能电子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