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备行星齿轮机构的自动变速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36310.8 | 申请日: | 2010-03-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9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 发明(设计)人: | 塚田善昭;菅野嘉久;吉田圭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16H3/46 | 分类号: | F16H3/46;F16H6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备 行星 齿轮 机构 自动变速器 | ||
1.一种自动变速器,具有:
由原动机旋转驱动的输入轴;
一次变速单元,该一次变速单元具有:一次行星齿轮机构,其具有三个一次要素齿轮,即中心齿轮、支承行星齿轮的行星齿轮架以及环形齿轮;一次变速比控制机构,其对基于输入有所述输入轴的旋转的所述一次行星齿轮机构的一次变速比进行控制;
二次变速单元,该二次变速单元具有:二次行星齿轮机构,其具有三个二次要素齿轮,即中心齿轮、支承行星齿轮的行星齿轮架以及环形齿轮;二次变速比控制机构,其对基于输入有所述一次变速单元的一次输出旋转体的旋转的所述二次行星齿轮机构的二次变速比进行控制;
输出轴,对该输出轴输入所述二次变速单元的二次输出旋转体的旋转;
变速器外壳,该变速器外壳收容所述一次变速单元以及所述二次变速单元,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次行星齿轮机构的一次啮合部以及所述二次行星齿轮机构的二次啮合部被收容在一个齿轮室内,该齿轮室由在轴向上相互分离的第一侧壁以及第二侧壁和在所述第一侧壁以及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在轴向上延伸的周壁形成在所述变速器外壳内,
所述第一侧壁以及所述第二侧壁分别由所述一次变速比控制机构所具有的一次侧壁以及二次变速比控制机构所具有的所述二次侧壁构成,
所述三个一次要素齿轮中的第一一次要素齿轮具有在轴向上位于所述一次侧壁与所述一次啮合部之间的一次齿轮侧壁,
所述三个二次要素齿轮中的第一二次要素齿轮具有在轴向上位于所述二次侧壁与所述二次啮合部之间的二次齿轮侧壁,
所述一次侧壁以及所述一次齿轮侧壁和所述二次侧壁以及所述二次齿轮侧壁,从轴向观察分别在包含所述一次啮合部以及所述二次啮合部的径向范围构成双层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周壁由以下部分构成:所述三个一次要素齿轮中的第三一次要素齿轮所具有的一次齿轮周壁;所述三个二次要素齿轮中的第三二次要素齿轮所具有的二次齿轮周壁;所述一次变速比控制机构以及所述二次变速比控制机构所具有的共用的外周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次变速比控制机构具有一次旋转限制用单向离合器,该一次旋转限制用单向离合器阻止所述三个一次要素齿轮中的第二一次要素齿轮向一方向的旋转,
所述二次变速比控制机构具有二次旋转限制用单向离合器,该二次旋转限制用单向离合器阻止所述三个二次要素齿轮中的第二二次要素齿轮向一方向的旋转,
所述外周壁是供所述一次旋转限制用单向离合器以及所述二次旋转限制用单向离合器共用的外侧体部件。
4.如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次变速比控制机构具有一次变速用离合器,该一次变速用离合器具有使能够接离的多个离合器片根据所述输入轴的旋转速度接离的一次推压部件,
所述二次变速比控制机构具有二次变速用离合器,该二次变速用离合器具有使能够接离的多个离合器片根据所述一次输出旋转体的旋转速度接离的二次推压部件,
所述一次侧壁以及所述二次侧壁分别由所述一次推压部件以及所述二次推压部件构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输出旋转体是所述二次推压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631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形状测定装置用探测器以及形状测定装置
- 下一篇:车内用盖锁紧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