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备导板的电池包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35646.2 | 申请日: | 201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5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米田晴彦;福川浩市;拜野真己;米山慎吾;寺田润史;近藤敏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H01M10/50;H01M2/2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徐殿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备 导板 电池 | ||
1.一种电池包,具备:
多个可充电的电池(1);
导板(3),连接到上述电池(1)的端部电极(1A);
外装壳体(2),收容通过上述导板(3)连接电池(1)的电池组合(9),
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装壳体(2)在相对置的面的至少一面上具有对电池(1)的热进行散热的散热壳体部(10),并成为使端部电极(1A)与该散热壳体部(10)的内面相对置的状态,各个电池(1)在相互平行的状态下被收容于上述外装壳体(2)内,
以将连接在电池(1)的端部电极(1A)上的上述导板(3)配置于散热壳体部(10)的内面的方式,在上述外装壳体(2)内收容上述电池组合(9),将上述导板(3)热耦合至散热壳体部(10)的内面,
上述外装壳体(2)为塑料制,在散热壳体部(10)的内面突出设置有以面接触状态与配设在内侧的导板(3)热耦合的内面突出部(12),散热壳体部(10)在内面突出部(12)的外侧设有凹部(13),将电池(1)的热从导板(3)向散热壳体部(10)的内面突出部(12)进行热传导,从外装壳体(2)向外部进行散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为,
上述外装壳体(2)在相对置的两面上具有散热壳体部(1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为,
在上述散热壳体部(10)的凹部(13)上一体成形地设有散热片(1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为,
上述外装壳体(2)在上述凹部(13)上设有不从散热壳体部(10)的表面突出的散热片(1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为,
上述散热片(14)配置成多列凸条互相交叉。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为,
还具备内壳(4),将上述电池(1)配置于预定位置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为,
该内壳(4)具有插入电池(1)并将其配置于预定位置的两端开口的电池安装部(22),并且在表面设有嵌接凹部(21),该嵌接凹部(21)将连接于设置在该电池安装部(22)上的电池(1)的端部电极(1A)上的导板(3)配置于预定位置;并且,
使设置在外装壳体(2)的散热壳体部(10)上的内面突出部(12)的外形,成为可插入至上述嵌接凹部(21)并配置于预定位置的形状,内面突出部(12)被引导至嵌接凹部(21),以热耦合状态配置于导板(3)。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为,
上述内壳(4)具有将多个导板(3)以平行的状态配置于预定位置上的多个嵌接凹部(21),在上述外装壳体(2)的散热壳体部(10)上,设有插入各个嵌接凹部(21)中的多个内面突出部(12)。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为,
上述内面突出部(12)的外形为比嵌接凹部(21)的内部形状小的形状,插入在上述嵌接凹部(21)中而不会位置偏移。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为,
在上述外装壳体(2)上设置的内面突出部(12)的突出面和导板(3)之间夹着弹性热传导片(7)。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为,
弹性热传导片(7)是由硅树脂构成的弹性薄片。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为,
上述弹性热传导片(7)的一个面紧贴导板(3),另一个面紧贴外装壳体(2)的内面突出部(12)的内面,将导板(3)的热向外装壳体(2)进行热传导。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为,
上述导板(3)是可弹性变形的金属板,具有被弹性按压在电池(1)的端部电极(1A)的弹性按压片(33),该弹性按压片(33)朝向端部电极(1A)弹性突出,该弹性按压片(33)被弹性按压在端部电极(1A)并被电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为,
上述导板(3)设有从端部电极(1A)的中心向外周以放射状延伸的多个弹性按压片(3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洋电机株式会社;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未经三洋电机株式会社;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564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