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器零件收纳壳体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34126.X | 申请日: | 2010-03-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8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 发明(设计)人: | 真壁知也;石见修吾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5K5/00 | 分类号: | H05K5/00;H05K5/02;B60R16/02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史雁鸣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器 零件 收纳 壳体 | ||
1.一种电器零件收纳壳体,是将电器零件(70、71)安装在车体上的电器零件收纳壳体(30),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器零件收纳壳体(30)由弹性部件形成,并具备标记部(41),
上述标记部(41)以如下的方式构成:在通过弹性卡合将上述电器零件(70、71)安装到了电器零件收纳壳体(30)的规定位置时,标记部(41)相对于上述电器零件收纳壳体(30)的表面而言的位置发生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器零件收纳壳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器零件收纳壳体(30)由直接保持上述电器零件(70、71)的保持部件(36)、和在车体下方具有开口部并且收纳上述保持部件(36)的箱状壳体部件(31)构成,并以如下的方式构成:
通过将上述保持部件(36)从上述箱状壳体部件(31)的下方一直插入到规定位置,一体形成在上述箱状壳体部件(31)的上面部(35)上的标记部(41)的位置发生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器零件收纳壳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电器零件收纳壳体以如下的方式构成:通过将上述标记部(41)推回到其位置发生变化前的状态,能够将上述电器零件(70、71)从上述箱状壳体部件(31)拆下。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器零件收纳壳体,其特征在于,上述标记部(41)在上述电器零件(70、71)没有被安装到规定位置的状态下处于相对于上述箱状壳体部件(31)的上面部(35)没入的位置,而通过将上述电器零件(70、71)一直推入到规定位置,则从上述箱状壳体部件(31)的上面部(35)向上方突出。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器零件收纳壳体,其特征在于,上述标记部(41)在上述电器零件(70、71)没有被安装到规定位置的状态下处于相对于上述箱状壳体部件(31)的上面部(35)没入的位置,而通过将上述电器零件(70、71)一直推入到规定位置,则构成与上述箱状壳体部件(31)的上面部(35)大致相同的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器零件收纳壳体,其特征在于,上述标记部(41)的周围,与其它部分相比厚度小。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器零件收纳壳体,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箱状壳体部件(31)的内壁面上设置了卡合突起(83),若上述保持部件(36)被收纳到规定位置,则上述卡合突起(83)从弹性变形复原,妨碍上述保持部件(36)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器零件收纳壳体,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箱状壳体部件(31)上,形成了指向车体上下方向的狭缝(33),
上述电器零件收纳壳体(30),通过将固定在上述车体上的薄板状的安装撑杆(94)从上述狭缝(33)的下方插入,被固定在上述车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412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