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提高可钢化低辐射镀膜玻璃耐高温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32604.3 | 申请日: | 2010-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5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 发明(设计)人: | 郭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新晶润工程玻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3C17/245 | 分类号: | C03C17/245 |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10 | 代理人: | 郭中民 |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洛***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提高 可钢化低 辐射 镀膜 玻璃 耐高温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低辐射镀膜玻璃生产技术领域,主要提出一种用于提 高可钢化低辐射镀膜玻璃耐高温的方法。
背景技术
可钢化低辐射镀膜玻璃生产工艺要求在玻璃表面沉积一层氧化 硅或氧化钛作为基层膜,再沉积一层氧化锡膜作为调控层,调节镀膜 玻璃的颜色,并阻挡透过基层膜的玻璃内部碱离子,再沉积一层氧化 锌膜作为平滑层,可以使膜层的表面平滑,使再沉积的金属银层均匀 沉积到表面,而不是形成一个接一个的岛状结构,同时可以帮助前面 的氧化锡层调控玻璃颜色,阻挡玻璃内部的碱离子析出,腐蚀其上面 的银层。也可以将金属锡和锌重量比各约50%混到一起,制成锌锡 靶,作为一层膜沉积到基层膜上,膜层厚度与单独的氧化锡和氧化锌 两层膜总厚度相同。然后再沉积镍铬层、银层,镍铬层作为阻挡红外 线的低辐射层,再在上层沉积氧化锌锡层和氮化硅层作为保护层,阻 挡空气中的氧、水汽、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对膜层的腐蚀。
厚度为6mm可钢化低辐射镀膜玻璃在钢化过程中,需要在740℃ 左右的钢化炉中经过约240秒,加热到610℃左右,然后经风冷完成 钢化过程。8mm和10mm玻璃钢化时需在约730℃高温下加热320秒和 400秒左右。而采用上述工艺生产的可钢化低辐射镀膜玻璃无法接受 如此长时间的高温加热,玻璃内部的碱离子和空气中的氧原子会透过 阻挡层,腐蚀银层,使玻璃变色,成为次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即是提出一种用于提高可钢化低辐射镀膜玻璃耐 高温的方法,在沉积其它膜层参数不变的前提下,可以使产品在730 ℃左右的钢化炉中加热400秒左右,从而使8mm和10mm低辐射镀膜 玻璃能够被钢化。
本发明的目的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所述的镀膜玻璃中的 镀膜层中至少有一层氧化锌锡锑膜层,镀膜时,所述的镀膜室中锌锡 锑靶材成份按重量比为金属锌40-55%,金属锡40-55%,金属锑1-5 %。
所述的镀膜室中锌锡锑靶材成份按重量比为金属锌45-53%,金 属锡45-53%,金属锑1-3%。
本发明提出一种提高可钢化低辐射镀膜玻璃耐高温的方法,在沉 积氧化锌锡锑膜层时,设备硬件、生产工艺条件与沉积氧化锡膜层、 氧化锌膜层或氧化锌锡膜层一样,不需要改变,膜层厚度为10nm至 60nm.
本发明提出在生产可钢化低辐射镀膜玻璃时,将金属锌靶、金属 锡靶或锌锡合金靶替换成锌锡锑合金靶,在镀膜室充入工艺气体氧 气,镀膜室中的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高速运动,撞击氧气分子,将 其电离成带正电荷的氧离子和电子,带正电荷的氧离子在电场的作用 下,撞击作为负极的锌锡锑合金靶,将锌原子、锡原子、锑原子溅射 出来,形成氧化锌、氧化锡和氧化锑,沉积在银层的上下面,因氧化 锑具有非常高的热稳定型,可以保护银层在740℃高温的钢化炉内, 不被玻璃表面的钠离子和空气中的氧气腐蚀。
本发明提出一种提高可钢化低辐射镀膜玻璃耐高温的方法,使用 氧化锌锡锑膜层,替换现在的氧化锡膜层加氧化锌膜层或氧化锌锡膜 层。氧化锌锡锑膜具有多晶结构,在氧气充分的情况下,锑原子替代 锌原子时显示三价,替代锡原子时显示五价,均呈现施主掺杂效应; 氧化锌锡锑具有热稳定的特点;氧化锌锡锑具有化学稳定性高的特 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在生产型号为JEC1560 8mm可钢化低辐射镀膜玻璃时,在玻璃 上沉积七层膜,第一层和第七层为氧化硅膜层,厚度20nm和31nm, 第二层和第六层为氧化锌锡锑膜层,厚度均为19nm。在镀膜室中的 锌锡锑靶材成份按重量比为金属锌47%,金属锡52%,金属锑1%, 第三层和第五层均为镍铬层,厚度为12nm和14nm,第四层为银层, 厚度为12nm,该玻璃在730℃的钢化炉中加热330秒,然后风冷钢化, 钢化指标符合国家要求,钢化玻璃指标符合国标GB15763.2-2005要 求,无变色现象,钢化前后可见光透过率增加2.1%,颜色变化 1.7CIELAB,符合低辐射镀膜玻璃产品质量要求。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新晶润工程玻璃有限公司,未经洛阳新晶润工程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26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蒸汽传输系统
- 下一篇:镁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