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氧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方法、用途及组合制剂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30535.2 | 申请日: | 2010-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2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 发明(设计)人: | 晏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晏泽 |
| 主分类号: | C12N5/0775 | 分类号: | C12N5/0775;A61K35/50;A61K35/44;A61P43/00;A61K31/198;A61K31/401;A61K31/405;A61K31/417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0 | 代理人: | 王德祥 |
| 地址: | 51001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低氧 间充质 干细胞 培养 方法 用途 组合 制剂 | ||
1.一种低氧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方法,其特征是:在3-10%氧浓度的低氧条件下,按如下步骤培养:a、无菌操作将脐带或胎盘切成组织块,用Hank,s液冲洗后去除残留血液并分离血管;b、将处理后的组织块用胰蛋白酶消化,观察细胞大部分分散时,终止消化;c、对消化后的物质过滤;d、将所得滤液低速离心;e、在离心后的滤液中加入细胞培养液制成细胞混悬液;f、将细胞混悬液按1:(2~4)的比例历时约14-15天,进行4-5代传代,得成品低氧间充质干细胞。
2.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氧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方法,其特征是:在所述步骤f后还设有检验程序:g、对步骤f所得产物进行病源生物检测,排除病源学污染;h、进行表型检测,符合CD31、HLA-DR、CD34和CD45阴性,CD44、CD73、CD90和CD105阳性的细胞为合格细胞;i、将合格细胞加入冻存液后置于-205℃~-185℃液氮中保存,并记录脐带或胎盘的来源信息、细胞代数、细胞数量以及制备日期。
3.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氧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培养液采用美国StemCell公司的间充质干细胞专用培养基MesencultTM作为培养试剂。
4.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氧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细胞培养液是在美国GIBCO公司的DMEM、F12、DMEM/F12、RPMI1640基础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血清、胰岛素和/或细胞因子而得到的完全培养基。
5.依照权利要求1-4所述的任一种低氧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中,将所述组织块切成0.5mm3~1.5mm3的小块。
6.依照权利要求1-4所述的任一种低氧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方法,其特征是:在所述步骤d后设有步骤d’:用Hank,s液对间充质干细胞混悬液离心清洗至少1次。
7.权利要求1-6所述任一种低氧间充质干细胞的用途,其特征是:所述低氧间充质干细胞在防治人或动物机体功能性衰退方面的应用。
8.用权利要求1-6所述的任一种方法制得的低氧间充质干细胞配制的组合制剂,由使用时提前输注的复合氨基酸注入液、所述低氧间充质干细胞及与该间充质干细胞一同在后输注的含肝素的生理盐水组配而成。
9.依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合制剂,其特征是:所述复合氨基酸注入液由18种氨基酸组成,包括L-异亮氨酸、L-精氨酸、L-亮氨酸、L-天门冬氨酸、醋酸L-赖氨酸、L-半胱氨酸、L-谷氨酸、L-蛋氨酸、L-组氨酸、L-苯丙氨酸、L-脯氨酸、L-苏氨酸、L-丝氨酸、L-色氨酸、L-酪氨酸、L-缬氨酸、甘氨酸和L-丙氨酸,每100ml复合氨基酸注入液中含10g左右氨基酸。
10.依照权利要求8或9所述组合制剂,其特征是:每组组合制剂中含低氧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数106-108个,每组组合制剂中所述生理盐水含肝素10-20IU/ml,每组组合制剂中含所述复合氨基酸25~50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晏泽,未经晏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053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