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类芳香多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30129.6 | 申请日: | 201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9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朱红;刘光艳;汪中明;韩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51/70 | 分类号: | C07D251/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类 芳香 化合物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类芳香多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芳香多胺化合物含有多个活性配位原子,可与金属螯合成稳定的多胺金属配合物。
技术背景
多胺及其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医药及化工中间体,多胺与细胞生长发育、核酸代谢、蛋白质生物合成以及与糖、脂质、激素代谢等有关。它们与多数的金属离子具有较强的配位能力,多胺金属配合物在酶催化、生物医药、超分子自组装以及大环配合物的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在金属离子的富集分离、新材料的开发等方面亦具有重要的使用和研究价值。
1996年,德国专利DE4425857A1公开了一种用2,4,6-三氯-1,3,5-三嗪和二(2-三氟乙酰胺乙基)胺为原料合成了芳香多胺化合物——六(2-氨乙基)-1,3,5-三嗪-2,4,6-三胺的方法。但是,该反应的原料价格较为昂贵,反应条件不易控制,对环境影响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芳香多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制备芳香多胺化合物的方法存在生产成本高、反应条件不易控制,对环境影响较大等问题,提供一种生产工艺简单、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生产成本低、对环境影响小的合成芳香多胺化合物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以二烯烃三胺、苯甲醛和2,4,6-三氯-1,3,5-三嗪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从而制得。
本发明所述的反应式如下:
本发明所述的芳香多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向反应器中加入二烯烃三胺、苯甲醛和适量的溶剂,搅拌,升温至反应温度进行反应,反应后得液体,减压蒸馏除去溶剂,然后加入乙醚-石油醚混合溶液,放入冰箱,一定时间后析出晶体,过滤,洗涤,干燥,得二烯烃三胺二缩苯甲醛的晶体。
2)向反应器中加入二烯烃三胺二缩苯甲醛、2,4,6-三氯-1,3,5-三嗪和无水碳酸钾,再加入适量的溶剂,搅拌,升温至反应温度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减压蒸馏除去溶剂,残余物用三氯甲烷溶解,过滤除去不溶物。
3)将三氯甲烷有机相倒入烧杯中,充分搅拌,用盐酸酸化至pH<1,有机相变浑浊,分液,水相再用二氯甲烷萃取5次,以除尽苯甲醛。
4)所得水相在冰水浴中冷却,然后,在搅拌的情况下,加入NaOH溶液,调节pH=9-10,减压浓缩至原来的1/10体积,冷却,析出沉淀物,过滤,滤饼用异丙醇重结晶即得产品芳香多胺化合物。
与现有的芳香多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相比,本发明所使用的原料价格低廉,反应原料苯甲醛以及反应有机溶剂均可循环使用,进一步降低了反应成本,减小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本发明的操作简便,反应条件容易控制,对环境影响小,容易实现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不限于下述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的理解本发明。
实施例1:
(1)制备二乙烯三胺二缩苯甲醛
在2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20.63g(0.2mol)二乙烯三胺、42.45g(0.4mol)苯甲醛和100ml无水甲醇,磁力搅拌,65℃反应12小时后,得橙黄色液体,减压蒸馏除去溶剂,然后加入乙醚-石油醚(v/v=1∶1)混合溶剂,放入冰箱24小时后,析出淡黄色晶体,过滤,滤饼用乙醚-石油醚混合溶剂洗涤,干燥,得51.94g二乙烯三胺二缩苯甲醛固体,收率92%,熔点(m.p.):59-61℃。
(2)制备六(2-((E)-亚苄基胺)乙基)-1,3,5-三嗪-2,4,6-三胺
向反应器中加入17.32g(0.06mol)二乙烯三胺二缩苯甲醛、3.68g(0.02mol)2,4,6-三氯-1,3,5-三嗪、和24.86g(0.18mol)无水K2CO3和200ml四氢呋喃,电磁搅拌,升温至66℃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蒸馏出溶剂,用三氯甲烷溶解,过滤除去不溶物,得中间体六(2-((E)-亚苄基胺)乙基)-1,3,5-三嗪-2,4,6-三胺的溶液。
MS(ES)m/z:913(M+1)。
(3)水解
将上述三氯甲烷溶液倒入烧杯中,充分搅拌,用4mol/L盐酸酸化至pH<1,有机相变浑浊,分液,水相再用二氯甲烷萃取5次,以除尽苯甲醛,将所得水溶液减压浓缩至原来的1/8体积,在5℃环境中放置3天后,析出六(2-氨乙基)-1,3,5-三嗪-2,4,6-三胺六盐酸盐的晶体。
MS(ES)m/z:709(M+1)。
(4)解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01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