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型多用途无人机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27939.6 | 申请日: | 2010-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4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 发明(设计)人: | 杨超;万志强;王耀坤;周磊;丁未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4C39/00 | 分类号: | B64C3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恒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24 | 代理人: | 李强 |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多用途 无人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多用途无人机的设计,属于航空飞行器的结构设计领域,特别是有较大续航时间要求的小型无人机结构设计。
背景技术
无人机成本较为低廉,能够避免驾驶人员的伤亡,可以执行许多有人机所不能执行的任务,应用前景广阔。
现有无人机主要采用简单的盒型机身,常规六面体形状油箱,飞行阻力大,机内空间利用率低,所载燃油量较小,航程航时都较短。并且大多按照具体的任务载荷量身定做,对于任务载荷装载的通用性不强;在对没有正式定型的载荷进行搭载试验时,不是非常方便,有时甚至还需要对机体结构进行改造。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人开发了一种油箱嵌入翼身融合体的V尾布局无人机。
本发明的无人机主要用于执行科研实验、遥感探测和空中航拍等飞行任务。该无人机具有如下特点:1)续航时间较长,便于开展对航时要求较高的飞行任务;2)使用简单,便于操纵;3)稳定性较好,适合搭载自动驾驶仪、航拍相机、摄像机等设备;4)对起降条件要求较低。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小型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连接在所述机身上的机翼;尾翼;以及尾撑,用于实现所述尾翼与机身的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进一步的方面,上述小型无人机进一步包括:安装在所述机身的前端的发动机;所述发动机驱动的螺旋桨,用于为飞机提供飞行所需的拉力。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进一步的方面,上述小型无人机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机身的上部的一个机舱盖,其与所述机身限定了一个机舱;其中所述机身为一个具有一定翼型的扁平升力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进一步的方面,上述尾翼为V型尾翼,尾翼后缘设有控制面,从而可通过V尾混控模式实现升降舵和方向舵的功能。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的无人机进一步包括模块化装载设计,包括位于机身(1)中部的底板支撑板(32),用于安装机载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小型无人机的整体外形图。
图2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油箱布置示意图。
图3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油箱连接示意图。
图4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底板示意图。
图5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设备与底板安装示意图。
图6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设备安装与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小型无人机航程、航时较小,且在机载设备“拆卸—安装”模式上耗费时间较长、过程烦琐等问题;本发明的一个基本方面是提供了一款阻力小、结构设计合理的小型无人机方案,能够对机载设备快速装卸。
本发明的一个进一步的方面是提供了一款阻力小,载油量大,航时较长,能够执行远程飞行任务的小型无人机方案,该分案采用机载设备模块化装卸设计,能够对机载设备快速装卸。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主要是通过对翼身融合体的V尾布局无人机的总体布局的合理设计与装配调试来实现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主要是通过对油箱嵌入翼身融合体的V尾布局无人机的总体布局、嵌入式油箱设计、交替式供油方式以及模块化机载设备安装形式的合理设计与装配调试来实现的。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1)小型无人机的总体布局
该小型无人机采用常规式气动布局(如图1所示),翼身融合体设计,拉进式动力装置,V型尾翼及前三点式起落架。
其中机身(1)为一个具有一定翼型的扁平升力体,上部设有一个机舱盖(9),内部为一个大容量的机舱,用于机载设备的安装。机身两侧通过合理的曲线与机翼(3)融合,保证较好的气动特性。机身前端安装有发动机(10),发动机(10)驱动螺旋桨(11),为飞机提供飞行所需的拉力。
根据一个实施例,机翼(3)平面形状为梯形,其前缘后掠、后缘前掠。每侧机翼外侧后缘设置有副翼(4),内侧后缘设置有襟翼(5)。
根据一个实施例,尾翼采用V型尾翼(7)。根据一个具体实施例,尾翼(7)的左右尾翼互成约120°。尾翼后缘设有控制面(6),通过V尾混控模式可实现升降舵和方向舵的功能。
V型尾翼(7)与机身(1)的连接通过尾撑(8)实现。尾撑(8)采用诸如带锥度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圆管;根据一个具体实施例,该圆管直径较小的一端用于安装V型尾翼(7),直径较大的一端与机身(1)的尾部连接。
前起落架(12)位于机身(1)的前下方,主起落架系统(2)位于机身(1)中下部。
2)嵌入式油箱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79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