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型多用途无人机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27939.6 | 申请日: | 2010-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4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 发明(设计)人: | 杨超;万志强;王耀坤;周磊;丁未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4C39/00 | 分类号: | B64C3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恒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24 | 代理人: | 李强 |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多用途 无人机 | ||
1.一种小型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身(1);
连接在所述机身(1)上的机翼(3);
尾翼(7);以及
尾撑(8),用于实现所述尾翼(7)与机身(1)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无人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安装在所述机身(1)的前端的发动机(10);
发动机(10)驱动的螺旋桨(11),用于为飞机提供飞行所需的拉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无人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设置在所述机身(1)的上部的一个机舱盖(9),其与所述机身(1)限定了一个机舱;
其中所述机身(1)为一个具有一定翼型的扁平升力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型无人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翼(3)通过合理的曲线与机身两侧融合,从而保证较好的气动特性。
机翼(3)平面形状为梯形,其前缘后掠、后缘前掠。每侧机翼外侧后缘设置有副翼(4),内侧后缘设置有襟翼(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无人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尾翼为V型尾翼(7),V型尾翼(7)的左右尾翼互成约120°,后缘设有控制面(6),从而可通过V尾混控模式实现升降舵和方向舵的功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无人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尾撑(8)为一个圆管,圆管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其直径较小的一端用于安装V型尾翼(7),直径较大的一端与机身(1)的尾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无人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位于机身(1)的前下方的前起落架(12),以及
位于机身(1)中下部的主起落架系统(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小型无人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位于机身(1)中部的底板支撑板(32),用于安装机载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小型无人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设置在所述底板支撑板(32)上的螺钉孔(31),
镶在所述螺钉孔(31)的背面的反抓螺母,用于安装用于固定底板(42)的螺钉。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小型无人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设置在所述底板支撑板(32)的前部的孔(33),用于安装机载设备,
其中所述底板(42)的四个角设置有螺钉孔(43),所述底板(42)的上表面可用于安装机载设备(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793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