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压浴缸用片状模塑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27571.3 | 申请日: | 201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4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林毅;常鹏;马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天和树脂有限公司;南通天和树脂有限公司;浙江天和树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7/06 | 分类号: | B32B17/06;C08L51/08;C08L33/12;C08K13/02;C08K3/26;C08K3/22;B29C70/3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08 | 代理人: | 董梅 |
地址: | 201404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压 浴缸 片状 塑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片状模塑料(SMC片材),尤其是一种模压浴缸用片状模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SMC是片状膜塑料Sheet Molding Compound的英文缩写,这是一种夹心的模压用原材料,其芯材是短切无捻粗纱玻璃纤维,浸渍了树脂糊(含树脂、填料、低收缩剂、内脱模剂、增稠剂、色浆、引发剂等)上下两面是用聚乙烯膜覆盖的片状材料,SMC成型时是将制好的SMC片材经称量、裁剪、去膜放入特定温度的模具中,加一定的高压后再脱模,即可得到制品。它于上世纪60年代首次出现在欧洲,随后美国和日本等国先后发展这一工艺,经过4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广泛地用于汽车、电子、建筑等行业中。特别是近些年来,世界各国对于节能和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SMC片材制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相比于传统的浴缸制造方法,SMC模压浴缸具有如下的特点:①操作简单,处理方便;②重现性好,不易受外界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③生产效率高,生产周期短,易于实现全自动机械生产;④制品尺寸稳定性好。
目前,市场上的浴缸生产大部分为传统的手糊或喷射玻璃钢产品,生产操作复杂,不易控制,环境污染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优异表面质量和耐水性的模压浴缸用片状模塑料。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上述模压浴缸用片状模塑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压浴缸用片状模塑料,由中间浸润了树脂糊的玻璃纤维及上下两面聚乙烯膜复合而成,其中,所述树脂糊的按重量份计由A组分和B组分混合而成,包括:
A组分:
不饱和树脂 70~80份
低收缩剂 20~30份
填料 110~170份
内脱模剂 4~5份
色浆 1~10份
助剂 1~7份;
B组分:
氧化镁糊 1~3份
苯乙烯 1~3份
引发剂 1~2份,
其中,所述的低收缩剂为苯乙烯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混合物,所述的填料为碳酸钙和氢氧化铝的混合物。
本发明由于采用在上下两片聚乙烯膜内夹一层树脂糊浸润的玻璃纤维层进行复合,通过对产品配方进行优化和设计,使得SMC片材生产出来的浴缸产品表面无缺陷、无波纹、光泽度高等特点,并且SMC产品收缩率小、耐水性、耐化学污染性好。
具体的,在A组分中,不饱和树脂的用量可以为70、72、74、76、78或80重量份;
低收缩剂的用量可以为20、22、24、26、28或30重量份;
填料的用量可以为110、120、130、140、150、160或170重量份;
内脱模剂的用量可以为4、4.2、4.4、4.6、4.8或5重量份;
色浆的用量可以为1、2、3、4、5、6、7、8、9或10重量份;
助剂的用量可以为1、2、3、4、5、6或7重量份;
在B组分中,氧化镁糊的用量可以为1、1.2、1.5、1.8、2、2.2、2.5、2.8或3重量份;
苯乙烯的用量可以为1、1.2、1.5、1.8、2、2.2、2.5、2.8或3重量份;
引发剂的用量可以为1、1.2、1.4、1.6、1.8或2重量份。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的玻璃纤维占片状模塑料总重量的20~30%。
具体的,玻璃纤维在片状模塑料中的重量百分比可以为20、22、24、26、28或30%。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的玻璃纤维为0.5~1.5英寸长的无碱玻璃纤维。一般为1英寸左右的长度。
本发明通过对树脂、低收缩剂、填料、助剂等进行优化选择,使得模压浴用SMC片材具有很好的耐水性、耐化学污染性和表面光泽度,并且产品的稳定性也很好,可以广泛的应用在卫浴产品领域中,具体说明如下:
本发明所选用的不饱和聚酯树脂需要具有优良的耐热水性和一定的阻燃性,如本发明申请人上海新天和树脂有限公司所生产不饱和聚酯树脂DS-885N型、DS-886N型等。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低收缩剂是影响产品表面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在A组分中,苯乙烯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两者的重量比为(1.5~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天和树脂有限公司;南通天和树脂有限公司;浙江天和树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天和树脂有限公司;南通天和树脂有限公司;浙江天和树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75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库间数据同步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 下一篇:炭材料防氧化涂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