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称重功能的燃气灶及其称重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26736.5 | 申请日: | 2010-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6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谢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国华 |
主分类号: | F24C3/12 | 分类号: | F24C3/12;G01G19/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称重 功能 燃气灶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气灶及其控制方法,尤其是一种精确控制压力锅蒸煮过程的燃气灶的称重控制方法及其结构,属于燃气灶领域。
背景技术
燃气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灶具,但是当用户在燃气灶上用压力锅蒸煮食物时,用户必须呆在燃气灶的旁边,烹饪过程何时结束只能由用户看出气状态、闻喷出的香气进行经验判断。用高压锅煮饭时,用户担心一离开燃气灶或时机掌握的不对就有可能烧坏食物。如何让燃气灶能精确控制压力锅蒸煮过程,以往也没有更好的方法。而且用压力锅煮粥或炖肉时,用户担心怕一离开燃气灶,压力锅的出气孔可能堵塞造成危险,这也是人们害怕使用压力锅的一个因素。
另外,当用户在燃气灶上用压力锅烹饪东西时,比方说煮米饭时,对于多少食物该加多少水往往只是靠经验判断,没有一个精确地概念。即使对于同样重量的食物,每次加水的重量也不一样。水加多了,煮出来的饭很稀,而且也要耗费更长的时间,浪费燃气;水加少了,煮出来的饭很硬,还容易粘锅,浪费粮食。有时烹饪时,要求用户加几克的油,或者加几十克的作料,这对于用户来说,多少克究竟是多少是一个很难精确把握的事情。
对于燃气灶的火力控制,已有不少的技术公开。但是这些火力控制通常是感应燃气灶上有无锅具来调节火力,有锅时则增大火力,锅拿开时则减少火力。具体见以下对比文件:
对比文件1,专利号为200610145061.2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具有称重功能自动控制火力大小的燃气灶,它通过重量感应器件来感应有无锅具,在炒菜时根据锅内有无食物来控制火力的大小,空锅时或锅离开燃气灶时则采用小火力,锅内有食物时则采用大火力;对于烧水煲汤等无人状态则通过预设加热时间的方式来控制。但是该专利的缺点在于:1)它的结构决定了它的称重测量精度不能很高,因为它的重量传感器放置在支锅架的底部与承液盘接触的地方或者放置在支锅架的顶部与容器接触的地方,这些地方处于火焰的周围,温度非常高,高温环境对于重量传感器的工作特性影响很大;2)它的重量传感器虽然放置在支锅架的底部与承液盘接触的地方或者放置在支锅架的顶部与容器接触的地方,并没有要求支锅架底部与承液盘完全不接触,或者也没有要求容器只与重量传感器接触而与支锅架完全不接触,这样支锅架与承液盘有其他的直接支撑点或者容器与支锅架有其他的直接支撑点,这样导致重量传感器称出来的并不是全部锅体的重量,具有大的误差;3)根据它所述的ZnO压敏电阻并不是一个重量传感器,而是一个电压感应器件;4)对于如何智能分配时间,如何自动控制加热时间该专利并没有提出真正实际的方法。它虽然具有一定称重控制火力功能,但是对于烧水煲汤等无人状态则是在加热前预先设定加热时间长度。如何在烹饪过程中根据锅体重量的变化来自动调火力,它并没有什么方法,因此它并没有运用称重控制方法贯穿整个烹饪过程以达到实现真正意义上智能分配工作时间和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完成烹饪过程。对于煮饭,由于每次用户加米的重量不一样,加水的重量也会不一样,或者即使加米的重量一样每次用户加水的重量也可能不一样,造成用户很难也并不能精确预先设定煮饭加热的时间;5)它也没有真正做到如何防止食 物被烧坏。虽然加热前它称出食物的原重量,加热过程中对比食物重量食物是否比原重量轻来企图达到防止食物烧焦的目的,但是食物烧焦后的重量依然可能比没加热之前食物的原重量重。例如用米做饭时,煮饭时即使饭烧焦有锅巴了,饭的重量依然比加热前米的重量要重,因为米吸收了水分而变重。
经过长时间的观察表明,在燃气灶上用压力锅进行蒸煮时,在此蒸煮烹饪过程中随着压力锅内温度的变化,水蒸汽会蒸发,导致压力锅的重量变化,而且压力锅的重量变化快慢不一样反映出锅内的水分的沸腾状态和剩余水分的多少。
如附图1所示是用户传统意义上在燃气灶上用压力锅煮饭时整个压力锅的重量变化曲线图S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国华,未经谢国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67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相序仪多用接口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交流电流报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