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芯片封装结构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26422.5 | 申请日: | 2010-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3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王盟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月光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50 | 分类号: | H01L21/50;H01L21/5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陆勍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芯片 封装 结构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封装结构的制造方法,详言之,关于一种芯片封装结构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半导体产业致力于形成轻薄短小的产品,因此产品中基材(例如一晶圆或一硅基材)的厚度越薄越好,同时为了达到大量制造的目的,生产时倾向于先取用较大面积的基材进行主要工艺,最后再切割该基材。然而,当基材的面积愈大、厚度愈薄时,其翘曲(Warpage)程度愈严重,而不利于工艺进行,导致良率降低。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芯片封装结构的制造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芯片封装结构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一基材,该基材具有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至少一导电孔及至少一第一凸块,该导电孔位于该基材内,该第一凸块位于该第二表面,且电性连接至该导电孔的一第一端部;(b)设置该基材于一载体上,其中该基材的第二表面面对该载体;(c)从该基材的第一表面移除部分该基材,以显露该穿导孔的一第二端部于该基材的一第三表面,并形成至少一穿导孔于该基材;(d)设置数个芯片于该基材的第三表面,这些芯片电性连接至该基材的穿导孔;(e)形成一包覆材(Encapsulation)于该基材的部分第三表面,并包覆这些芯片;(f)移除该载体;(g)进行覆晶接合工艺,使得该基材的第一凸块接触一承载组件;(h)移除该包覆材;及(i)形成一保护材于该承载组件上,并至少包覆该基材的第一凸块。
藉此,该载体及该包覆材用以做为该基材的支撑,使该基材于工艺中不易产生翘曲的情况,且该载体及该包覆材于工艺完成前移除,故可提升产品的良率并减少产品的厚度。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本发明芯片封装结构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及
图2至图16显示本发明芯片封装结构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显示本发明芯片封装结构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配合参考图2及步骤S 11,提供一基材1。该基材1具有一第一表面11、一第二表面12、至少一导电孔24及至少一第一凸块14。该导电孔24位于该基材1内。该第一凸块14位于该第二表面12,且电性连接至该导电孔24的一第一端部136。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该基材1为一硅基材,该导电孔24的第一端部136显露于该第二表面12。该基材1更包括至少一孔洞15及一第一重布层16。该导电孔24包括一第一阻绝层131及一导体132,该第一阻绝层131位于该孔洞15的侧壁,且定义出一第一沟槽133,该导体132填满该第一沟槽133。该第一重布层16位于该基材1的第二表面12,且该第一凸块14通过该第一重布层16电性连接至该导电孔24的第一端部136。
然而,在其它应用中,如图4所示,该基材1为一晶圆,具有一硅基材19及一主动线路层20,该硅基材19具有该第一表面11、一底面191及该孔洞15,该底面191相对于该第一表面11,该孔洞15贯穿该硅基材19,且该导电孔24位于该硅基材19内,该主动线路层20位于该硅基材19的底面191,电性连接该导电孔24及该第一凸块14,且具有该第二表面12。该导电孔24更包括一第二阻绝层134,该导体132位于该第一沟槽133的侧壁,且定义出一第二沟槽135,该第二阻绝层134填满该第二沟槽135。
配合参考图5及步骤S12,设置该基材1于一载体2上,其中该基材1的第二表面12面对该载体2。在本实施例中,利用一黏胶3将该基材1黏附于该载体2上。该载体2用以做为该基材1的支撑,以利进行后续工艺。
配合参考图6及步骤S13,从该基材1的第一表面11移除部分该基材1,以显露该导电孔24(图5)的一第二端部137于该基材1的一第三表面18,并形成至少一穿导孔13于该基材1。在本实施例中,先利用研磨方法移除部分该基材1,再利用化学机械抛光(Chemical-Mechanical Polishing,CMP)方法进行整修。然而,在其它应用中,可仅利用化学机械抛光方法移除部分该基材1。移除部分该基材1之后,该基材1的厚度小于50微米(μm),而形成一超薄基材,此时,该基材1设置于该载体2上,因此不会产生翘曲的情况。接着,更形成一第二重布层17于该基材1的第三表面18,该第二重布层17电性连接至该穿导孔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月光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日月光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64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