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方便甘薯泡饭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26301.0 | 申请日: | 201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1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吴时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168 | 分类号: | A23L1/168;A23L1/2165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便 甘薯 泡饭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的制备方法,具体是一种方便甘薯泡饭的制备方 法。
背景技术
甘薯(Ipomoea batatas Lam.)又名红薯、地瓜、山芋等,自古就被认识到有健身防病、 延年益寿之功效。现代研究表明,甘薯除含有丰富的基本营养素外,其所含有的膳食纤维、维 生素A、粘液蛋白、脱氢表雄酮、准女性激素等物质均具有重要生理功能。与米、面等主食不 同的是,甘薯是一种碱性食品,在当前,甘薯已成为一种保持营养均衡的重要杂粮。
大米是水稻(Oryza sativa L.)的稻谷经去除稻壳、碾去皮层和胚后得到的可食用部分,是 我国人民主食。大米除了能为人体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主要营养素外,还能提供B族维 生素、微量矿物质元素等重要营养素。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带来的生活节奏加快,省时省事的方便食品逐渐风靡市场。在中国南 方,泡饭是许多家庭喜爱的一种饮食,许多家庭将泡饭作为早餐的主要食品,开发泡饭生产技 术有较大的市场前景。目前,现有的方便泡饭产品极少,与泡饭类似的方便米饭产品主要有八 宝饭、什锦米饭、饭团、冷冻米饭等,许多产品为已经制成,无法用开水冲泡,在冬天不便, 有些能冲泡的产品的复水性不良,冲泡后的色香味不够丰富。
经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中国专利文献号CN1586283A,公开日2005.3.2,记载了 一种“泡饭、粥类食品的制造方法及其产品”,该技术将米、豆类果仁等混合,加热熟化后, 将所得到的干燥材料以现有方便面的配搭组合方式分别进行组合包装,使用时将米、豆材料与 搭配的调味、辅助材料冲沸水混合加热即可食用,为调节营养、风味、口感,还需加入增稠剂 等。这种方便型米饭生产工艺过于简单,冲泡后的米饭复水率不高,风味和口感低于普通蒸煮 米饭。
进一步检索发现,中国专利文献号CN101073393A,公开日2007.11.21,记载了一种“菜 泡饭的加工方法”,该技术通过将大米浸泡2-3小时,加入抗黏剂,蒸煮15-20分钟,在低温 低压条件下脱水干燥;蔬菜切后烫漂,冷却甩水,在低温低压下脱水干燥。米饭和蔬菜分袋包 装,加水冲泡即可。该发明的大米只经过一次蒸煮且时间稍短,可能造成米饭的弹性较差,有 夹生等现象。低温低压干燥虽然得到的产品品质较好,但投资较大,市售价格偏高,不能满足 普通大众的长期消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方便甘薯泡饭的制备方法,将甘薯和大米 分别加工处理,制作成方便甘薯泡饭,不仅食用方便、营养搭配优良,是酸碱平衡型食品;而 且成本较低,生产工艺适合商业化生产,冲泡后,米饭和甘薯的复水率都很好,保留了普通蒸 煮甘薯米饭的色香味,适合大众化消费。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方便甘薯泡饭,其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米饭粒60~80%、甘薯粒20~40%。
本发明涉及上述方便甘薯泡饭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成品甘薯粒的制备
1)选择新鲜无虫蛀、无霉烂以及无芽甘薯若干,去除根须及其杂物;
2)清洗甘薯表面,去皮后切粒,规格为7mm×7mm×7mm;
3)将甘薯粒在常压蒸煮3~8min,立即水淋冷却;
4)将冷却后的甘薯粒在40~80℃的热水中浸渍1~10min,沥干;
5)将沥干后的甘薯粒在80℃保温40min;
6)将保温调湿后的甘薯粒在60~90℃的热风中干燥80~190min即可;
第二步、成品米饭粒的制备
a)选择去杂后大米淘洗;
b)将大米在20~60℃下浸泡15~90min,沥水;
c)在大米中加入质量比为0.5~1.0%的食用植物油,蒸煮15~45min;
d)将蒸煮后的大米在25~60℃的水中浸泡1~30min,搅拌离散,沥干;
e)将沥干后的米饭在60℃保温30min;
f)将保温后的米饭在60~90℃的热风干燥箱中干燥80~190min,冷却,得到米饭粒的成 品。
第三步、将制备的成品甘薯粒和成品米饭粒按米饭60~80%以及甘薯20~40%的重量比混 合后装袋密封,制成方便甘薯泡饭。
所述的甘薯为纯色黄心薯或红心薯;
所述的大米为市售京山桥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63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沙枣甘饴口含片
- 下一篇:一种亲水性蜂胶软胶囊的内容物配方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