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联芳基醇二胺类化合物、其药物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25641.1 | 申请日: | 201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06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树坤;胡有洪;闫建伟;白东鲁;周丽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307/20 | 分类号: | C07D307/20;C07D409/12;C07D405/12;C07D471/04;A61K31/341;A61K31/381;A61K31/443;A61K31/635;A61P3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黄丽娟;朱梅 |
地址: | 2000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芳基醇二胺类 化合物 药物 组合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如下面通式I所示的联芳基醇二胺类化合物或其生理上可接受的盐:
其中,
R1为C1-C4烷氧基、氨基或硝基;
R2为取代或非取代的苯基、取代或非取代的杂环芳香基或者取代或非取代的稠环芳香基,其中,所述苯基上的取代基选自卤素、羧基、C1-C4烷氧羰基、C1-C4烷羰基、氰基、羟基、C1-C4烷氧基、卤素取代的C1-C4烷氧基、C1-C4烷硫基、C1-C4烷基和杂环基之中的一个或多个,杂环芳香基和稠环芳香基上的取代基选自C1-C4烷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芳基醇二胺类化合物或其生理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1为甲氧基或氨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联芳基醇二胺类化合物或其生理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2选自取代或非取代的苯基、噻吩基、吡啶基、嘧啶基、噻唑基、吡唑基、噁唑基、吲哚基、氮杂吲哚基、萘基、喹啉基、异喹啉基、苯并咪唑基、苯并噻唑基、苯并噁唑基和中,其中,所述苯基上的取代基选自F、Cl、羧基、C1-C2烷氧羰基、C1-C2烷羰基、氰基、羟基、C1-C2烷氧基、-OCF3、C1-C2烷硫基、C1-C2烷基和之中的一个或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芳基醇二胺类化合物或其生理上可接受的盐,其中,所述联芳基醇二胺类化合物为下列化合物之一:
5.一种下面通式8表示的醇二胺类化合物或其生理上可接受的盐:
其中,R为C1-C4烷氧基或硝基。
6.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芳基醇二胺类化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如下面反应式1所示的反应途径进行,
其中,R为C1-C4烷氧基或硝基,R2的定义与权利要求1中的定义相同,
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通式7的化合物脱去叔丁氧羰基后,再与(s-)3-羟基四氢呋喃经三光气偶联反应得到通式8的化合物;
步骤(2):通式8的化合物与硼酸R2-B(OH)2经铃木偶联反应,得到通式9的化合物;
步骤(3):当通式9的化合物中的R为-NO2时,经硝基还原反应,得到通式10的化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通式7的化合物用下面反应式2所示的反应途径制备,
其中,R为C1-C4烷氧基或硝基
包括如下步骤:
(1)将L-苯丙氨酸经碘化反应制得化合物1;
(2)将化合物1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后,再与二碳酸二叔丁酯反应制得化合物2;
(3)将化合物2与氯乙酸钠反应制得化合物3;
(4)将化合物3用还原剂还原得到化合物4;
(5)将化合物4经消去反应后,再与异丁胺反应,最后与相应的硝基苯磺酰氯或C1-C4烷氧基苯磺酰氯反应得到通式7所示的化合物。
8.一种作为HIV蛋白酶抑制剂的药物组合物,其包含治疗有效量的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联芳基醇二胺类化合物或其生理上可接受的盐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9.一种作为HIV蛋白酶抑制剂的药物组合物,其包含治疗有效量的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醇二胺类化合物或其生理上可接受的盐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联芳基醇二胺类化合物或其生理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HIV蛋白酶抑制剂中的用途。
11.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联芳基醇二胺类化合物或其生理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治疗艾滋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醇二胺类化合物或其生理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治疗艾滋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13.一种治疗艾滋病的方法,其包括向艾滋病患者联合给药治疗有效量的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芳基醇二胺类化合物和/或其生理上可接受的盐以及常规的逆转录酶抑制剂;或者,向艾滋病患者联合给药治疗有效量的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醇二胺类化合物和/或其生理上可接受的盐,以及常规的逆转录酶抑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564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