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操作堆芯组件的抓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23824.X | 申请日: | 2010-03-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6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政;谷继品;杨孔雳;金跃庆;鲍杨民;王长玲;靳峰雷;于团结;孙刚;徐宝玉;吴芳;李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21C19/20 | 分类号: | G21C19/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241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操作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反应堆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操作堆芯组件的抓具。
背景技术
在液态金属冷却的快堆中,堆芯组件在反应堆容器内,并浸没在液态金属 中,一般在液态金属的上部覆盖有惰性气体,如氩气等,反应堆容器内有强放射 性。将堆芯组件或其它需要放置到堆芯的机械装置放置到反应堆容器内,或者将 其从反应堆容器中取出要在高放射性、高温、空间密闭的氩气和液态金属环境下 作业,液态金属具有高的化学活性,在和氧气接触时极易着火。抓取装置在保证 安全、可靠地抓起或放下堆芯组件或其它需要放置到堆芯的机械装置时,要保证 反应堆容器的密封性,隔离反应堆内外的气氛,屏蔽放射性。目前,法国在其快 堆中采用的装置是钩爪式的,由于我国快中子增值反应堆中堆芯组件形状的特殊 性,钩爪式抓具无法在我国快堆系统中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的适用 于我国快堆堆芯组件的抓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操作堆芯组件的抓具,主要由机架、抓手机构、驱动机构和导向 管组成,其中驱动机构包括抓手上下驱动机构、抓手转动驱动机构和导向管驱动 机构;关键在于,
抓手机构由抓手部件、内管、外管、弹簧、滚珠螺母和滚珠丝杠组成,其 中抓手部件由爪、圆筒、叉形件和销轴组成;
抓手上下驱动机构由丝杠驱动机构和安全离合器构成,丝杠驱动机构安装 在机架的顶部,与滚珠丝杠通过安全离合器连接在一起,滚珠丝杠和焊接在内管 顶端的滚珠螺母相连接,构成了滚珠丝杠螺母运动副;滚珠螺母的侧面有凸台, 凸台在限位导轨的长槽中上下滑动,限位导轨通过轴承固定在机架上,并与抓手 转动驱动机构连接;
外管下部和叉形件连接,叉形件的每个臂的末端开有槽并打销孔,在槽的根 部设置有限位面;爪活动连接在叉形件臂上,爪的顶部也设置相应的限位面,侧 面设有凸起;
内管的下端和圆筒连接,弹簧套在内管上,并顶在外管的顶部;
圆筒的结构为圆管形,在圆筒的侧壁上设置容纳叉形件和爪的异形槽,圆筒 下端内表面为喇叭口状的内锥面;
导向管呈圆管形结构,套在外管上并可以上下滑动,其中导向管的下端有凸 台,侧面有齿条,该齿条与导向管驱动机构的齿轮相啮合。
所述的导向管的凸台下部有导向外锥面,导向管的端部有外锥面和内锥面。 所述的叉形件上均匀布置三个臂,每个臂上连接有爪,三个爪合拢抱紧时,其下 部的外表面在同一个外锥面上,三个爪的内表面在同一个内锥面上。外管的下部 和叉形件通过螺纹方式连接,内管的下端和圆筒通过螺纹方式连接。
附图说明
图1.1抓具的结构剖视图
图1.2图1.1所示的I局部放大图
图2叉形件的立体图
图3爪和叉形件连接示意图
图4圆筒的立体图
图5抓具的初始状态图
图6外管到达导向管的顶部、抓手部件到达最下部状态图
图7爪通过堆芯组件头部状态图
图8爪到达最下部状态图
图9导向管压在堆芯组件头部状态图
图10抓手部件上移抓牢堆芯组件图
图11抓手抓起堆芯组件到导向管内状态图
图12导向管向上离开组件头部状态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38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电池陶瓷散热基板的制作工艺
- 下一篇:一种智能终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