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度法对食品中色氨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21100.1 | 申请日: | 2010-03-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2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 发明(设计)人: | 宋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谱尼测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G01N21/31;G01N1/2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度 食品 色氨酸 含量 测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度法对食品中色氨酸含量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色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在人体内不能自己合成,而且这些氨基酸都非常重要,必须通过食物来摄取。色氨酸可以促进胃液及胰液的产生,从而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色氨酸可转化生成人体大脑中的一种重要神经传递物质——5-羟色胺,而5-羟色胺有中和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并可改善睡眠的持续时间。当动物大脑中的5-羟色胺含量降低时,表现出异常的行为,出现神经错乱的幻觉以及失眠等。此外,5-羟色胺有很强的血管收缩作用,可存在于许多组织,包括血小板和肠粘膜细胞中,受伤后的机体会通过释放5-羟色胺来止血。医药上常将色氨酸用作抗闷剂、抗痉挛剂、胃分泌调节剂、胃粘膜保护剂和强抗昏迷剂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选用合适的试剂使样品中的蛋白质水解,得到游离的色氨酸,而常规的酸水解方法会破坏蛋白质中的色氨酸。本发明采取以下设计方案: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光度法对食品中色氨酸含量的测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称取0.2-0.5g试样或脱脂后试样(精确至0.1mg)于50mL容量瓶中,在轻轻振摇中缓慢加入25ml 10%(m/V)氢氧化钾溶液,使试样湿润且不粘壁,置于40±1℃培养箱中水解16~18h。取出水解液冷却至室温后,用水定容,播匀,取部分水解液以4000r/min转速离心15min,取2mL上清液置10ml具塞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入冷水盆中,加入5mL 1%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硫酸溶液(1.0g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溶于10mol/L硫酸中并定容100mL),摇匀。每个试样另取2mL上清液于10ml具塞试管中,加5ml 10mol/L硫酸溶液作为样品空白,摇匀,室温放置30min。然后向每支试管内加入0.2mL 0.2%(m/V)亚硝酸钠溶液,摇匀,室温放置25min。以样品空白调零,在590nm波长处1cm光径测定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值,再从标准曲线上查的样品溶液中色氨酸的含量。
本发明的优点是:采用本发明的方法食品中的色氨酸含量,快速有效,RSD小于10%,光度法的检出限为1.91μg/mL。由此可见,本发明的方法,为检测食品中的色氨酸含量,提供了一种可靠的便于实施的方法,能够满足研究和生产中的需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食品中色氨酸含量的精密度和回收率检测
称取0.2g试样或脱脂后试样(精确至0.1mg)于50mL容量瓶中,在轻轻振摇中缓慢加入25ml 10%(m/V)氢氧化钾溶液,使试样湿润且不粘壁,置于40±1℃培养箱中水解16~18h。取出水解液冷却至室温后,用水定容,播匀,取部分水解液以4000r/min转速离心15min,取2mL上清液置10ml具塞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入冷水盆中,加入5mL 1%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硫酸溶液(1.0g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溶于10mol/L硫酸中并定容100mL),摇匀。每个试样另取2mL上清液于10ml具塞试管中,加5ml 10mol/L硫酸溶液作为样品空白,摇匀,室温放置30min。然后向每支试管内加入0.2mL 0.2%(m/V)亚硝酸钠溶液,摇匀,室温放置25min。以样品空白调零,在590nm波长处1cm光径测定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值,再从标准曲线上查的样品溶液中色氨酸的含量。
色氨酸标准曲线的制作:配制7个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色氨酸量分别为0、20、30、40、50、60、70μg,并测定此7个浓度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以质量(X,μg)为横坐标、吸光度(Y)为纵坐标作图可得一直线,经最小二乘法计算,得到线性回归方程为y=0.0091x-0.0066,相关系数的平方为R2=0.9995。在0~70μg的线性范围内色氨酸量与吸光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色氨酸标准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谱尼测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谱尼测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11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