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芳纶纤维表面活化的化学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20063.2 | 申请日: | 2010-03-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8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 发明(设计)人: | 郑元锁;刘铁民;胡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D06M13/11 | 分类号: | D06M13/11;D06M101/36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贺建斌 |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 表面 活化 化学 方法 | ||
1.一种芳纶纤维表面活化的化学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 如下:
第一步,将芳纶纤维、表面活化剂环氧氯丙烷、无水三氯化铝按 物质的量1∶(3~4)∶(1.5~3)的比例称取,并各自干燥,
第二步,按物质的量1∶(3~4)的比例将干燥过的芳纶纤维和 环氧氯丙烷分别加入带有冷凝回流装置的反应釜,
第三步,在氮气保护的条件下,将反应釜加热到110~120℃进 行接枝反应,反应过程中,分2~4次加入总量为第一步称取并干燥 过的无水三氯化铝,每次加入的量相同,反应进行20~120分钟后, 使反应釜自然降至室温,取出芳纶纤维,
第四步,用工业纯丙酮对第三步得到的芳纶纤维浸泡24小时, 再用蒸馏水冲净纤维表面粘附的污物,
第五步,将第四步得到的芳纶纤维放入30%~50%的氢氧化钠溶 液中,在25~35℃温度条件下进行50~70分钟的环氧化反应,反应 完毕取出芳纶纤维,
第六步,用蒸馏水冲洗第五步得到的芳纶纤维,直至pH试纸指 示芳纶纤维表面粘附溶液显示中性为止,
第七步,将第六步得到的芳纶纤维放入90~110℃的真空干燥箱, 烘干2~3小时,得到表面活化的芳纶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芳纶纤维表面活化的化学方法, 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芳纶纤维、表面活化剂环氧氯丙烷、无水三氯化铝按 物质的量1∶3∶1.5的比例称取,并各自干燥,
第二步,按物质的量1∶3的比例将干燥过的芳纶纤维和环氧氯 丙烷分别加入带有冷凝回流装置的反应釜,
第三步,在氮气保护的条件下,将反应釜加热到110℃进行接枝 反应,反应过程中,分2次加入总量为第一步称取并干燥过的无水三 氯化铝,每次加入的量相同,反应进行20分钟后,使反应釜自然降 至室温,取出芳纶纤维,
第四步,用工业纯丙酮对第三步得到的芳纶纤维浸泡24小时, 再用蒸馏水冲净纤维表面粘附的污物,
第五步,将第四步得到的芳纶纤维放入3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在25℃温度条件下进行50分钟的环氧化反应,反应完毕取出芳纶纤 维,
第六步,用蒸馏水冲洗第五步得到的芳纶纤维,直至pH试纸指 示芳纶纤维表面粘附溶液显示中性为止,
第七步,将第六步得到的芳纶纤维放入90℃的真空干燥箱,烘 干2小时,得到表面活化的芳纶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芳纶纤维表面活化的化学方法, 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芳纶纤维、表面活化剂环氧氯丙烷、无水三氯化铝按 物质的量1∶3∶2的比例称取,并各自干燥,
第二步,按物质的量1∶3的比例将干燥过的芳纶纤维和环氧氯 丙烷分别加入带有冷凝回流装置的反应釜,
第三步,在氮气保护的条件下,将反应釜加热到112℃进行接枝 反应,反应过程中,分2次加入总量为第一步称取并干燥过的无水三 氯化铝,每次加入的量相同,反应进行40分钟后,使反应釜自然降 至室温,取出芳纶纤维,
第四步,用工业纯丙酮对第三步得到的芳纶纤维浸泡24小时, 再用蒸馏水冲净纤维表面粘附的污物,
第五步,将第四步得到的芳纶纤维放入3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在28℃温度条件下进行50分钟的环氧化反应,反应完毕取出芳纶纤 维,
第六步,用蒸馏水冲洗第五步得到的芳纶纤维,直至pH试纸指 示芳纶纤维表面粘附溶液显示中性为止,
第七步,将第六步得到的芳纶纤维放入95℃的真空干燥箱,烘 干3小时,得到表面活化的芳纶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2006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