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轴式电动车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18311.X | 申请日: | 201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4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罗大铖;戴爱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北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7/112 | 分类号: | H02K7/112;F16D21/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张一平;陈洪娜 |
地址: | 315336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轴 电动车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车电机,特别是涉及一种以电动车的中轴作为驱动轴的中置电机。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电动自行车或电动三轮车,其所用的电机通常为轮毂电机或者为中置电机。其中,轮毂电机一般由前轮或后轮驱动,电机安装在电动自行车或三轮车的前轮或后轮的轴芯处,前后轮需采用整体轮圈或辐条编制,整体车轮在安装电机后易变形,辐条易断,因为轮毂电机直接安装在前轮或后轮中轴,电机的传动扭矩小,效率低,而且,轮毂电机的配置重心不在车辆的中心处,使得车辆的稳定性差;中置电机一般安装在电动自行车中间位置,从结构和技术上比轮毂电机具有更好的性能,但是,中置电机为非轮毂式,相对于轮毂式电机不易安装,而且,现有的中置电机不是直接安装在中轴(即电动车的脚踏轴)上,中置电机的电机轴不能代替中轴,电机轴需要通过传动装置(如链条+飞轮)传动给后轮,使得电机整体结构复杂、体积和重量大,传动可靠性和传动效率受传动机械结构的限制。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电机性能,人们对现有的电动车电机结构进行了改进,特别是针对中置电机,将电动车的中轴直接作为中置电机的电机轴,简化了中置电机的结构。如有专利号为ZL200520097957.9的中国实用新型《电动车用共中轴式中置电机》就公开了一种电动车用共中轴式中置电机,该电机包括机壳,还有机壳内电机的转子,行星齿轮的组件的中心轮,牙盘组件的棘爪轮都装在中置轴上。但是,该专利的电机采用的是外转子结构,并通过棘爪和压盘座的离合来实现电机扭矩的传递和分离,装配结构不够紧凑、整机体积较大,而且,棘爪和压盘座组成的离合装置在电机处于电动运行状态时,脚踏的动力脱离,车辆完全依靠电力驱动,脚踏无法同时工作,而当采用人力脚踏驱动车辆前进时,电机的电力驱动脱离,车辆则完全依靠人力踏板驱动,因此,该专利的电动车电机只能在电动或脚踏的其中一种状态下工作,无法在电动和脚踏同时工作的状态实现动力叠加,使得电动电源的能耗较高,电源续行里程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电动和脚踏可以同时驱动的中轴式电动车电机,该电机能够降低电动能耗,有效地增加电动车的续行里程。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中轴式电动车电机,包括有机壳;
转子,设置在电动车中轴上,该中轴的两端分别通过曲柄固定连接有脚踏;
定子,套设在所述转子之外,该定子和转子同时容置于所述机壳内,并且,所述定子与所述机壳固定相连;
离合器,设置在所述中轴上且能在该中轴的驱动下实现接合连接,该离合器的输出端连接有链轮;以及
减速机构,包括有可随所述转子一起转动的输入端和驱动所述离合器实现接合连接的输出端;
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为一包括有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的组合式双向离合器,其中,所述的第一离合器包括有第一外圈、第一内圈、弹簧和滚柱,所述第一内圈和所述中轴固定相连,该第一内圈沿周向形成楔形的开口槽,所述第一外圈套设在所述第一内圈之外,并且,所述第一内圈能相对于该第一外圈做和所述脚踏方向相反的单向转动,该第一外圈的外周连接有所述链轮,所述滚柱和弹簧容置在所述开口槽中,所述弹簧和所述滚柱的一端相抵并使得该滚柱具有始终向所述开口槽的小端移动的趋势;
所述的第二离合器包括有第二内圈、第二外圈和滚子,所述第二外圈和所述减速机构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内圈沿周向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滚子,所述第二外圈的内壁沿周向设置有能和所述通孔相对应并挤压该通孔内相应所述滚子的楔形斜面,所述第二外圈套设在所述第二内圈之外,该第二内圈的端面沿周向还设置有棘齿,该棘齿和所述楔形斜面配合而使得所述第二外圈只能相对于所述第二内圈做和所述转子旋转方向相反的单向转动,所述第二内圈套设在所述第一外圈之外,并且,所述滚子在所述楔形斜面的挤压下能实现所述第二内圈和所述第一外圈的紧配合。
为了保证第一内圈在中轴上的轴向限位,防止第一内圈相对于第一外圈轴向滑移,所述第一外圈和所述中轴之间还设置有实现所述第一内圈轴向限位的第一轴承,该第一轴承的端面和所述第一内圈的端面之间设置有垫片。
为了保证第二内圈相对于第一外圈的轴向限位,防止第二内圈的滑移,所述第一外圈和所述机壳之间设置有实现所述第二内圈轴向限位的第二轴承,该第二轴承的端面和所述第二内圈的其中一端面相抵,并且,位于所述第二内圈的另一端面还具有由所述第一外圈和第二外圈之间的间隙形成的滚道,该滚道内设置有滚动体,所述滚动体通过一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圈端面上的轴承保持架均布在所述滚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北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北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83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废墟表面移动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新型矿用自卸车货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