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氢吡啶二羧酸合成酶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17533.X | 申请日: | 2010-03-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1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杨晟;黄鹤;孙周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业生物技术研发中心 |
| 主分类号: | C12N9/00 | 分类号: | C12N9/00;C12N15/52;C12N15/63;C12N1/21;C12P13/08;C12R1/19 |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肖剑南 |
| 地址: | 20120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氢吡啶 二羧酸 合成 | ||
1.一种二氢吡啶二羧酸合成酶,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氢吡啶二羧酸合成酶来源于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氢吡啶二羧酸合成酶,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氢吡啶二羧酸合成酶由SEQ ID NO:2所示的DNA序列编码。
3.一种二氢吡啶二羧酸合成酶的DNA序列,其特征在于,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DNA序列,其特征在于,所述DNA序列如SEQID NO:2所示。
5.一种重组质粒,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质粒包括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DNA序列和适合的表达载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组质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表达载体为质粒pDCtet,或pDCkan。
7.一种重组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菌株转化有权利要求6或5所述的重组质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重组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菌株的宿主菌为大肠杆菌DC209。
9.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氢吡啶二羧酸合成酶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生产L-赖氨酸。
10.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重组菌株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发酵法生产L-赖氨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业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未经上海工业生物技术研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753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