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鲟鱼皮制革方法以及按照该方法制作得到的鲟鱼皮革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15628.8 | 申请日: | 2010-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4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宏强 |
主分类号: | C14C13/00 | 分类号: | C14C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韩蕾 |
地址: | 157000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鲟鱼 制革 方法 以及 按照 制作 得到 皮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鲟鱼皮制革方法以及按照该方法制作得到的鲟鱼皮革,具体是关于一种对鲟鱼皮进行骨甲板初步软化、鞣制等工艺而制作得到鲟鱼皮革的方法,以及按照该方法制作得到的带有软化的骨甲板的鲟鱼皮革。
背景技术
鲟鱼(鲟,拉丁文学名:Acipenser sturio Linnaeus,英文名:Commonsturgeon)是现存的古老生物种群,鲟鱼体形奇特,头呈犁形,口下位,尾歪形,体背五行大骨甲板(骨板),体形大(0.5~7米不等),寿命长。野生鲟鱼在我国黑龙江、长江、长江至珠江各河流及沿海均有分布。鲟鱼的养殖驯化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已展开并已具有一定规模,以长江流域而言,鲟鱼养殖场就有几百家,以第三代鲟鱼为养殖主体。
鲟鱼经济价值很高,通常是加工成鲟鱼肉、鱼籽酱等类食品大量出口创汇,在加工过程中被淘汰下来的鲟鱼皮由于鲟鱼皮表面有大量的骨甲板无法食用且带有浓重的鱼腥味而通常是被抛弃,如果能将这些鲟鱼皮加以利用,变费为宝,将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鲟鱼皮抗撕裂性、耐靡性、柔韧性可与鳄鱼皮媲美,且皮面上带有独特的五行骨甲板,在每行骨甲板与骨甲板之间布罗着密密麻麻如星星一样大小不一的小骨甲板,与五行骨甲板互相呼应,形成了鲟鱼皮特有的美丽花纹,是人工制作的花纹所无法比拟的,鲟鱼皮是制作高档皮革制品的好原料,如果能将鲟鱼皮加工成皮革,用以制作皮包、腰带、皮靴、皮鞋、箱包、票夹等皮革制品或其他装饰品,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还具有艺术价值,可更好地利用资源,创造经济价值。
CN 1710111A公开了一种防水鱼皮革的制作方法,其中记载了可对鲟鱼皮进行清洗、浸水、脱脂、浸灰、复灰、浸酸软化、鞣制、中和复鞣、染色、加脂、干燥等处理而制成革。然而,鲟鱼皮皮面上带有的骨甲板较硬,利用CN 1710111A公开的方法不能使鲟鱼皮的骨甲板软化,CN 1710111A公开的方法主要是应用于对剔除骨甲板后的鲟鱼皮进行处理而制革,制成的皮革不具有鲟鱼皮特有的骨甲板美丽花纹,对鲟鱼的骨甲板而言也不能物尽其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鲟鱼皮制革方法,通过对鲟鱼皮进行适当的处理,使其上带有的骨甲板软化,以制作出带有软化的骨甲板的鲟鱼皮革,从而更好地利用鲟鱼皮资源,同时也增加了皮革行业品种,填补带有骨甲板的鲟鱼皮制革的空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软化的骨甲板的鲟鱼皮革,其柔软、透气,骨甲板柔软适度,骨甲板与骨甲板之间层次明晰,具有美丽的花纹。
首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鲟鱼皮制革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对鲟鱼食品加工淘汰下来的带有骨甲板的鲟鱼生皮依序进行清洗、浸水、脱脂、骨甲板初步软化、浸酸软化、鞣制、中和复鞣、加脂(或染色加脂)、干燥等处理工序,制作得到鲟鱼皮革。在本发明的鲟鱼皮制革方法中,发明人经过大量实验研究,提出了使鲟鱼骨甲板软化的三个重要工序:骨甲板初步软化、浸酸软化以及鞣制,从而可以有效对鲟鱼皮面上骨甲板进行软化,并使鞣制鲟鱼皮革骨甲板不脱落,且能提高鲟鱼皮革的耐皱折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的鲟鱼皮制革方法包括:
1)对带有骨甲板的鲟鱼皮原料进行清洗、浸水、脱脂等预处理;
所述的清洗、浸水、脱脂等预处理工序可以按照所属领域中对鱼皮进行清洗、浸水、脱脂等预处理的常规操作进行;
2)对经过清洗、浸水、脱脂预处理的鲟鱼皮依序进行骨甲板初步软化、浸酸软化以及鞣制处理工序,使骨甲板软化,其中:
所述骨甲板初步软化的具体操作包括:将鲟鱼皮浸入含有鲟鱼皮重量8%~12%的氯化钠的盐水处理液中浸泡30分钟以上,优选60分钟~100分钟,使鲟鱼皮将溶液中盐分充分吸收;然后在该浸有鲟鱼皮的盐水处理液中加入鲟鱼皮重量1.0%~1.6%的甲酸,使鲟鱼皮继续浸泡30分钟以上,优选30分钟~80分钟,可使鲟鱼皮皮面发涩,有一定的可塑性,其中,甲酸可分三次加入,优选每次间隔20±5分钟;再加入鲟鱼皮重量0.3%~0.7%的蛋白酶,搅拌水解15~25分钟,检测处理液pH值1.5±0.1;该骨甲板初步软化的工序中,控制处理液中水含量最好不超过鲟鱼皮重量的2.5倍(该过程中,盐水处理液中的水量可多或少,加甲酸时可事先用适量水稀释,盐水处理液中的水量及加甲酸时引入的水量之和最好不超过鲟鱼皮重量的2.5倍即可,以控制蛋白酶水解时的浓度);水解后使鲟鱼皮浸在处理液中静置,每静置110~130分钟翻动鲟鱼皮4~6分钟,总时间48小时以上,终止时处理液pH值3.4~4.0,排液;经过该处理,骨甲板得到软化,能折但不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宏强,未经李宏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56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