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石英微机械陀螺仪敏感芯片化学刻蚀加工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15577.9 | 申请日: | 2010-03-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5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 发明(设计)人: | 张巧云;林日乐;翁邦英;周倩;谢佳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六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3C15/00 | 分类号: | C03C15/00;G01C19/56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海华 |
| 地址: | 4000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石英 微机 陀螺仪 敏感 芯片 化学 刻蚀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英微机械陀螺仪的核心部件一敏感器件,具体指敏感器件中敏感芯片的各向异性化学刻蚀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石英微机械陀螺仪是振动惯性技术与MEMS加工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利用石英晶体的压电特性和精密的微机械加工技术研制而成的新型微型惯性器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抗冲击能力强、可靠性高、响应快、寿命长等特点,容易实现大批量生产,从而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和体积,使其能应用在稳定、制导及控制等军用系统,也能在汽车电子、仪器设备及其他工业市场广泛应用。
敏感器件是石英微机械陀螺仪的关键部件,敏感器件包括敏感芯片、基座、管帽和引脚,其中敏感芯片的加工最为关键,可以采用电火花加工、超声加工、MEMS加工等方法。电火花加工、超声加工方法会产生较大的应力,影响产品性能,而且敏感芯片的体积很小,结构复杂,前两种加工方法无法满足要求。只能采用MEMS方法进行加工,MEMS方法步骤多,加工出的敏感芯片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刻蚀工艺是最关键的。
石英晶体的刻蚀工艺有干法刻蚀和湿法刻蚀两种。
干法刻蚀是利用等离子刻蚀技术对石英晶体进行刻蚀,该工艺加工所得到的外形不受基片的晶向控制,等离子体不会给微结构带来大的应力,但设备比较复杂且有很多参数必须控制。典型参数是气体的性质和流量、基片的性质和面积、电极结构、激励的电磁参数和真空室的外形等,不同组合会产生不同的刻蚀过程。但利用等离子刻蚀工艺来各向异性刻蚀几百微米的石英晶体凹槽难以实现,而且干法刻蚀工艺所用设备昂贵、加工成本高、工艺参数难以控制、加工深度有限、不适合于批量生产。对于石英微机械陀螺仪敏感芯片的加工,该方法不适用。
湿法刻蚀是利用腐蚀液对石英晶体进行刻蚀,属于化学刻蚀,即利用化学腐蚀液对石英晶体进行各向异性刻蚀,腐蚀液把它所接触到的晶体通过化学反应逐步浸蚀溶掉。该工艺可以加工出深槽结构,工艺成本低、适合大批量生产,因此石英微机械陀螺仪敏感芯片的加工多采用湿法刻蚀。石英微机械陀螺仪敏感芯片是以特定切向的石英晶片作为基体材料,通过光刻技术形成掩模,再进行化学刻蚀,从而得到石英基体上的微细图形或结构(如图1所示)。
化学刻蚀是制作敏感芯片音叉结构的关键工艺,该工艺直接影响敏感芯片深槽结构的加工形状、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但腐蚀液配方及腐蚀温度需要通过理论分析及大量试验才能确定,否则无法加工出满足要求的敏感芯片。敏感芯片除了要求尺寸精度满足要求外,还要求侧壁陡直、表面光滑,但现有的化学刻蚀工艺还难以达到。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石英微机械陀螺仪敏感芯片化学刻蚀加工方法,本方法能加工出侧壁陡直、表面光滑、尺寸精度满足要求的敏感芯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石英微机械陀螺仪敏感芯片化学刻蚀加工方法,它是将光刻后的石英晶体放入腐蚀液中,在60℃-95℃温度条件下对石英晶体进行化学刻蚀,刻蚀时间为10-20小时;腐蚀液由水、氢氟酸和氟化铵混合而成,水、氢氟酸和氟化铵的质量比为1∶0.1-1.5∶0.05-0.5。
本发明通过对腐蚀液配方、刻蚀温度和时间的改进,能加工出侧壁陡直、表面光滑、尺寸精度满足要求、小岛少的敏感芯片,本方法的改进使敏感芯片的质量和成品率得到很大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石英晶片典型化学刻蚀过程图;
图2-敏感芯片侧面图;
图3-敏感芯片表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由于石英晶体的化学性质稳定,仅溶于含有F-的溶液中,因此本发明采用一定配比的氢氟酸(HF)+氟化铵(NH4F)水溶液,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对石英晶体进行各向异性化学刻蚀。化学刻蚀速率取决于腐蚀液体的组成及温度。腐蚀液的组分不同,刻蚀的速率会发生变化,随着氢氟酸的浓度增加刻蚀速率呈上升趋势;温度对刻蚀速率的影响也很大,随着温度的升高刻蚀速率增大。因此,化学刻蚀工艺中要精确控制腐蚀液浓度、刻蚀的温度和时间。
具体操作为:将光刻后的石英晶体放入腐蚀液中,在60℃-95℃温度条件下对石英晶体进行化学刻蚀,刻蚀时间为10-20小时。腐蚀液由水、氢氟酸和氟化铵混合而成,水、氢氟酸和氟化铵的质量比为1∶0.1-1.5∶0.05-0.5。
进一步的优选参数为:刻蚀温度为70℃-85℃,刻蚀时间为15-18小时,水、氢氟酸和氟化铵的质量比为1∶0.3-1.0∶0.06-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六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六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55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