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酸型冷破番茄酱的生产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06217.2 | 申请日: | 2010-0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7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 发明(设计)人: | 丁生林;韩启新;彭刚;王占平;何明才;徐榕蔓;程劲松;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粮屯河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L1/24 | 分类号: | A23L1/24 |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新科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有限公司) 65107 | 代理人: | 欧咏 |
| 地址: | 830000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低酸型冷破 番茄酱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酸型番茄酱生产技术领域,尤其突出低酸型冷破番茄酱的加 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生产的番茄酱总酸含量高达8%左右,直接影响产品的口感无法满 足国际高端市场的需求,研制生产低酸型的番茄酱产品已迫在眉睫。本发明在 构思上更注重开发低酸优质品种,以“地扪843”品种和“屯河48”品种作为 低酸原料,通过工艺的改进,使产品的总酸含量≤6.5%、还原糖含量≥52%, 达到国家标准及客户特殊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的低酸型冷破番茄酱的生产方法,通过原料低酸 品种的开发及生产方法、工艺的更新,实现了产品总酸含量降低,还原糖含量 提高的技术指标,减少加工过程中色差、粘度值损失的缺陷,工艺改进科学, 可操作性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1)对采摘番茄的质检、冲洗、喷淋和破碎。
(2)在预热软化温度53-65℃的条件下,采用转速为850-900rpm,筛网孔径 为0.5-0.6mm的精制机去皮籽,完成精制后,将番茄汁经双联过滤器过滤,输 送至蒸发器。
(3)在75-78℃时蒸发浓缩,由转子泵输送,经双联过滤器送到杀菌器。
(4)在102-108℃的套管式杀菌器中杀菌。
(5)待酱体冷却至≤37℃时无菌灌装。
所述番茄酱的生产方法,选用引进的“地扪843”和自主研发的“屯河48” 品种,其总酸含量小于0.3%(“屯河48”总酸含量为0.233%,屯河47号、“87-5” 两个常规品种的总酸含量分别为0.372%和0.302%),糖酸比值大于13(低酸品 种“屯河48”和“地扪843”的糖酸比均在13以上,屯河8号、屯河46号、“87-5” 等常规品种的糖酸比均在11以下)。
所述番茄酱的生产方法,采用的过滤筛网为双联式,每间隔1-2小时清洗, 以防止堵塞。
所述番茄酱的生产方法,番茄酱的加工安排专人负责、专线生产实现从采 摘到加工时间控制在4小时内完成,以保障其低酸的质量。
所述番茄酱的生产方法,番茄酱的杀菌温度在常规基础上提高1℃。
所述番茄酱的生产方法,将生产线原固定式切刀更换为旋转式切刀。
所述番茄酱的生产方法,将杀菌80泵更换为转子泵,保证产品指标的稳定 和产品安全。
本发明生产出的低酸型冷破番茄酱的总酸含量(干物质计)≤6.5%,还原 糖含量≥52%,糖酸比≥13,成功解决了普通番茄酱总酸含量7.0-8.5%,还原 糖含量≤45%,糖酸比≤11不能满足市场多样化需要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为番茄酱加工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
低酸型冷破番茄酱的生产方法,包括对采摘番茄的质检、冲洗、喷淋和破 碎的环节,在预热软化温度60℃的条件下,采用转速为890rpm,筛网孔径为0.6mm 的精制机去皮籽,完成破碎后,将番茄汁取出,经双联过滤器过滤,输送至蒸 发器,在76℃时蒸发浓缩;由转子泵输送,再经双联过滤器(其中采用的过滤 筛网为双联式,每间隔2小时需清洗,以防止堵塞),在105℃的套管式杀菌器 中杀菌,将杀菌80泵更换为转子泵,保证产品指标的稳定和产品安全。待酱体 冷却至36℃时,无菌灌装。
酱体由内、外层的循环过热水加热到设定值,进入保温段,若杀菌段和保 温段温度不低于工艺设定值的下限时,酱体进入冷却段冷却;冷却系统的供水 根据设置温度自动调节,冷却后进入卧式灌装机;若杀菌温度瞬时低于杀菌设 定值的下限时,转换阀自动关闭;转换阀关闭后,番茄酱将回流到杀菌机前的 暂存罐中,与罐中番茄酱混合后,由柱塞泵推动进入杀菌机。
该产品的生产,从采摘到加工控制在4小时内进行;同时控制青果率<4%, 以保证其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粮屯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粮屯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62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废滤芯残水回收装置
- 下一篇:指针式热胀冷缩演示教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