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叶山橙素甲,其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04016.9 | 申请日: | 2010-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5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 发明(设计)人: | 罗晓东;冯涛;李艳;蔡祥海;王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7D487/14 | 分类号: | C07D487/14;A61K31/407;A61P35/00;A61P35/02 |
| 代理公司: | 云南协立专利事务所 53108 | 代理人: | 马晓青 |
| 地址: | 650204***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薄叶山橙素甲 药物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1.式(I)所示的单萜吲哚生物碱或其药用盐,
其中R1选自C1-10烷基、C2-10烯基或C2-10炔基;
R2选自氢或COOR3,其中R3选自C1-10烷基、C2-10烯基或C2-10炔基;
Y代表任选被1-5个R4取代的C2-10亚烷基、C2-10亚烯基、、C2-10亚炔基或C2-10次炔基;R4选自氢、C1-10烷基、C2-10烯基或C2-10炔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萜吲哚生物碱或其药用盐,其中Y代 表C2-4亚烷基、C2-4亚烯基,R4选自氢或C1-4烷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萜吲哚生物碱或其药用盐,其中Y代 表C4亚烯基,R3选自氢或甲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萜吲哚生物碱或其药用盐,其中Y代 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萜吲哚生物碱或其药用盐,其是薄叶 山橙素甲:
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药用盐,是指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药用盐,是与有机酸或者无机酸形成 的盐。
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药用盐,是与酒石酸或柠檬酸或甲酸 或乙二酸或盐酸或硫酸或磷酸形成的盐。
9.如权利要求1式(I)所示的单萜吲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1)式(II)化合物与PhSeCH2CHO反应得到式(III)化合物:
其中R1、R2的含义与权利要求1相同;
(2)式(III)化合物与式(IV)化合物反应得到式(V)化合物:
其中L为离去基团,Y与权利要求1的含义相同;
(3)式(V)化合物环合得到式(I)化合物:
10.如权利要求9的制备方法,其中式(IV)化合物的结构为:
其中X代表任选被1-5个R4取代的C1-4亚烷基、C2-4亚烯基或 C2-4亚炔基,L为离去基团,R4与权利要求1的含义相同。
11.一种制备薄叶山橙素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植物薄叶 山橙,用水或有机溶剂提取,所得提取物通过酸碱处理除去非生物碱 类物质,用400g,200-300目硅胶进行柱层析,划分为7段Frs 1-7, 用石油醚/丙酮梯度洗脱分段,分配比例为:1∶0,15∶1,10∶1,6∶ 1,3∶1,1∶1,0∶1,Fr1用石油醚/丙酮=12/1为洗脱剂,分离得 到式(I)所示的单萜吲哚生物碱薄叶山橙素甲。
12.如权利要求11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提取是在回流的温度下 进行的,所述的有机溶剂选自醇类溶剂、酮类溶剂、酯类溶剂或醚类 溶剂,其中所述的醇类溶剂选自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 醇、正戊醇,所述的酮类溶剂选自丙酮、丁酮、甲基异丁基酮,所述 的酯类溶剂选自乙酸乙酯。
13.药物组合物,其中含有权利要求1-6的式(I)化合物或其药 用盐作为有效成分,并含有至少一种可药用载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401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