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回转体轴类无料头斜横轧制方法及专用模具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02753.5 | 申请日: | 2010-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8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朱传宝;刘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中兴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H1/00 | 分类号: | B21H1/00;B21H1/22;B21B2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1133 山东省莱芜市钢***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 体轴类无料头斜横 轧制 方法 专用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转体轴类金属零件的楔横轧制方法和模具的改进,具体地说是一种能提高材料利用率的回转体轴类无料头楔横轧制方法及专用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回转体轴类金属零件的成型方法主要有三种:切削加工工艺、锻造工艺和楔横轧制工艺。
切削加工工艺是用直径大于工件最大直径的棒料,在车床上车削成型。这种切削加工工艺,虽有无需加热、能耗低的优点,但存在材料利用率极低的缺点,一般情况下,材料利用率只有50%左右,而且工作效率很低。
锻造工艺是将加热好的棒料放在压力机的上、下模具之间,通过上、下模具对棒料的打击,在模腔内成型,再将周围的废料切除。这种锻造工艺的缺点是:材料利用率仍较低,一般在70%左右,而且需要加热,能耗也较高,切除废料后留有切边,横截面的圆度误差较大。
楔横轧制工艺也是靠模具成型。是先用中频感应加热电炉将金属棒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放到楔横轧机上,上、下两个水平布置的圆筒型模具作同向旋转,使加热的金属棒料在两个圆筒型模具之间滚动实现径向压缩、轴向延伸成型,由于所用模具只有向外压延的作用,所以在成型过程中金属棒料两端有废料头产生,通过精整段整形后,用安装在模具两端的切刀将废料头剪去。这种楔横轧制模具,其材料的利用率在80%左右,优于切削加工工艺和锻造工艺,但仍然存在着材料不能全部利用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使材料的利用率接近100%,可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能提高生产效率的回转体轴类无料头楔横轧制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回转体轴类无料头楔横轧制方法中所使用的专用模具,这种专用模具可实现材料的利用率接近100%。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回转体轴类无料头楔横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完成:
(1)、首先制定专用模具,在专用模具上增加挡料楔面,通过挡料楔面对加工坯件的端头实现内压,并与主副楔面形成对延,到专用模具最终成形腔时,逐步使端头形成垂直的齐面;
(2)计算专用模具最终成形腔容积,最终成形腔容积与所要加工的回转体轴标准件的体积相同;根据最终成形腔容积计算出加工一个回转体轴标准件的重量,确定所需金属棒料的长度,所需金属棒料的直径等于回转体轴标准件上的最大横截面的直径,确定长度后,剪断,作为金属棒料;
(3)、将下好的金属棒料放入中频感应电炉内进行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1030℃-1070℃;
(4)、将加热好的金属棒料通过传送装置自动流到楔横轧机的上、下专用模具之间,上、下专用模具作同向旋转,带动金属棒料旋转,开始是对金属棒料径向挤压、轴向延伸同时进行,后段对金属棒料的端部进行内斜挤压并逐步转为垂直,金属棒料在专用模具旋转一周的过程中逐渐成型。成型的坯件自动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中兴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中兴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27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对比色衬垫的视觉控制面板组件
- 下一篇:具有降低功耗机构的轮胎气压检测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