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盐酸分解中低品位磷矿制备工业级和食品级磷酸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02237.2 | 申请日: | 2010-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4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金央;罗建洪;周堃;唐湘;王涛;李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25/22 | 分类号: | C01B25/22;C01B25/234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51202 | 代理人: | 黄幼陵;马新民 |
地址: | 610207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盐酸 分解 品位 磷矿 制备 工业 食品级 磷酸 方法 | ||
1.一种盐酸分解中低品位磷矿制备工业级磷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依次 如下:
(1)盐酸酸解磷矿粉
用质量浓度15%~26%的盐酸酸解中低品位磷矿粉,所述盐酸用量为:磷矿粉中的 CaO与盐酸完全反应时所需盐酸理论量的95%~105%,酸解时,将磷矿粉加入盐酸中, 在搅拌下于室温、常压进行反应,反应时间至少为30分钟,反应结束后加入絮凝剂絮 凝沉淀,然后经固液分离获酸解液,所述絮凝剂为质量浓度0.05%~0.3%的聚丙烯酰胺 水溶液,絮凝剂的加入量为酸解反应料浆体积的0.2%~2.5%,所述聚丙烯酰胺的分子 量至少为300万道尔顿;
(2)萃取除铁
将步骤(1)所获酸解液进行逆流萃取,酸解液与萃取剂的体积比=2~4∶1,萃取温 度20℃~40℃,所获萃余水相即为除铁粗磷酸,
所述萃取剂由磷酸三丁酯、正辛醇和煤油组成,磷酸三丁酯的体积百分数为5%~ 15%,正辛醇体积百分数为10%~35%,煤油的体积百分数为50%~85%;
(3)制备稀磷酸
将步骤(2)所获除铁粗磷酸进行逆流萃取,然后将逆流萃取所获萃取有机相进行 两次洗涤,再将洗涤后的萃取有机相进行逆流反萃即获净化稀磷酸,
逆流萃取时,除铁粗磷酸与萃取剂的体积比=1∶2~5,萃取温度20℃~40℃,所述 萃取剂由磷酸三丁酯、正辛醇和煤油组成,磷酸三丁酯的体积百分数为70%~90%,正 辛醇体积百分数为5%~15%,煤油的体积百分数为5%~15%,
逆流反萃时,软水与萃取有机相的体积比=1∶3~6,反萃温度50℃~65℃;
(4)制备工业级磷酸
将步骤(3)所获净化稀磷酸制备成工业级磷酸的步骤依次为浓缩、脱砷脱重金属、 脱色、过滤、深脱色和调节浓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盐酸分解中低品位磷矿制备工业级磷酸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
(1)盐酸酸解磷矿粉步骤中,所述磷矿粉的粒径≤1165μm;
(2)制备工业级磷酸步骤中,所述浓缩是将净化稀磷酸浓缩至含P2O5为61%~ 66%;所述脱砷脱重金属是在搅拌下向浓缩磷酸中加入质量浓度2%~4%的五硫化二磷 溶液,所述五硫化二磷溶液的加入量为:浓缩磷酸中的砷、铅与五硫化二磷溶液中的硫 离子完全反应时所需五硫化二磷溶液理论量的150%~300%,反应温度65℃~85℃,反 应时间至少为45分钟;所述脱色是在搅拌下向浓缩磷酸中加入活性碳,所述活性碳加 入量为20~50克/千克浓缩磷酸,脱色温度65℃~85℃,时间至少为45分钟;所述深 脱色是在搅拌下向脱色磷酸中加入质量浓度30%的双氧水,所述双氧水的加入量为20~ 40克/千克脱色磷酸,深脱色温度65℃~85℃,时间至少为45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盐酸分解中低品位磷矿制备工业级磷酸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制备稀磷酸步骤中,所述萃取有机相的两次洗涤采用逆流洗涤,操作如下:
第一次洗涤的洗涤温度35℃~50℃,水相与萃取有机相的体积比=0.05~0.1∶1,所 述水相由第二次洗涤的洗出液加硫酸配制而成,硫酸的加入量为:萃取有机相中的钙离 子与硫酸完全反应时所需硫酸的理论量,第一次洗涤的洗出液用于配制盐酸;
第二次洗涤的洗涤温度35℃~50℃,软水与经一次洗涤后的萃取有机相的体积比 =0.05~0.1∶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盐酸分解中低品位磷矿制备工业级磷酸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
(1)萃取除铁步骤产生的萃取有机相用质量浓度5%~10%的稀盐酸进行逆流反萃, 所述稀盐酸与所述萃取有机相的体积比=0.5~2∶1,反萃温度30℃~50℃,反萃水相用 于配制盐酸,反萃有机相循环用于萃取除铁;
(2)制备稀磷酸步骤中,萃取产生的萃余水相与石灰乳进行中和反应,反应料浆 经固液分离,所获滤饼用软水逆流洗涤、干燥得白肥,所获滤液经蒸发浓缩、干燥得氯 化钙,所述中和反应pH值控制在8.0~9.0,反应温度50℃~60℃,反应时间30分钟~ 9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223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永磁直流有刷电机
- 下一篇:液膜结晶制备电子级磷酸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