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冷却散热器的设计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00673.6 | 申请日: | 2010-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75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孙逢春;董玉刚;武小花;李军求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冷 散热器 设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元器件的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冷却散热器的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水冷却散热器的生产加工,一般采用两种方法进行,即整体钻孔和对两块散热板进行边缝焊接。
第一种方法最突出的问题是易受钻头长度的限制,不能制造较面积较大,或冷却水道形状复杂的散热器。若采用目前世界上比较先进的利用钻头进行曲线钻孔的工艺,不仅增加了加工难度和工艺复杂性,同时由于需购置专用设备,导致产品加工成本将大幅度增加。
采用第二种加工方式,将上、下散热板的结合面接缝处进行焊接组成散热器,将不可避免地遇到以下几点不利因素:第一、会在焊接的时候造成散热板变形,影响散热效果和密封性效果;第二、为克服散热板焊接后的热变形,势必将散热板毛坯的加工余量加大,待焊接后再进行加工以消除变形量,造成成本增加和加工工序复杂;第三、在采用这种加工方法的加工过程中,即使采取提高焊接工艺性要求、增加加工余量等措施,也不可避免地出现焊接砂眼或加工透孔现象,造成产品废品率高;第四、这种加工方法对焊接工艺有较高要求,增加了加工难度,对工人的技术水平提出很高的要求,无疑增加了企业的人员投入成本。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具有加工简单、节省工时、易于操作等优点,并且成品率相对比较高。同时散热器体积甚至外形都不受限制、更可以根据散热要求的不同需要,灵活设计水道走向及流量等技术参数,提高冷却效率及冷却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一种水冷却散热器的加工和工艺方法。通过实践证明,按照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案进行实施,不仅保证了散热器的散热效果和密封性,并且能够显著提高产品的成品率,降低成本,有利于产品的批量生产。
本发明的水道设计和加工基于平面板材,可以通过简单的加工工艺即可实现。因此对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和加工设备的要求相对较低,因此能够在不增加加工成本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产品的产出率和成品率。另外,由于可以通过相对简单的加工工艺完成,因此使得加工比较复杂的水道形状成为可能。这样可以提高散热器设计的自由度,使设计人员能够充分考虑固定于散热板上不同发热元件的散热需要,据此设计不规则形状或走向的水道,以达到最佳的散热效果。
本发明采用风挡玻璃胶粘接,在保证散热器密封性的同时,极大地简化了加工工艺,增强了系统工作可靠性和耐久性。尤其有针对性地解决了采用焊接加工工艺方法的弊端,相对于焊接加工,大幅度降低了加工工时和成本,同时产品的成品率大幅增加。
本发明采用螺栓紧固的方式,提供了散热器整体密封所需的压紧力,有效地保证了散热器的牢固程度。在解决整体紧固的同时,还兼顾了散热器的整体安装便利性。相对于整体钻孔和焊接等方式,本发明所采用的方法可以对散热器进行拆解,提供了系统的可维修性。
附图说明
附图是该水冷却散热器的结构图
图中:1.散热板、2.汽车用风挡玻璃胶、3.散热板、4.螺栓、5.回转形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的水冷却散热器,由散热板1、汽车用风挡玻璃胶2、散热板3、螺栓4、回转形长槽5组成。由两块散热板1、3直接压合密封构成,散热板1、3的材质可根据需要选用铝材或铜材制成。在组成散热器本体的散热板上直接加工出连通的回转形长槽5,组装时将上下两板对接,使回转型长槽密闭在散热器本体内部构成水道。为加强散热板间压合面处的密封性,保证水在流经回转槽时不外漏,采用汽车用风挡玻璃胶2在结合面上均匀涂抹粘接。两块散热板结合处除使用汽车风挡玻璃胶进行密封粘接外,再将粘接后的散热器整体采用螺栓4紧固。
其具体步骤如下:
a)根据元器件发热特点和散热条件确定散热板1、3材质、面积、厚度、外形等参数;
b)根据散热要求计算散热流量等,设计回转型长槽5的形式、截面积等;
c)根据以上计算结果设计散热器图纸;
d)按照图纸要求进行加工;
e)散热板1、3的外形及回转型长槽5加工完成后,将上、下散热板进行装配,并在接触面处均匀涂抹汽车风挡玻璃胶;
f)胶水涂抹完毕,用设计好的螺栓4将上、下散热板进行紧固。
g)待胶水完全固化后,散热器加工装配即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06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