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可关断器件的移动式输电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00283.9 | 申请日: | 2010-0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2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方;周细文;敬华兵;梁之渊;章辉;李军;张志学;邓明;梁金成;刘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3/36 | 分类号: | H02J3/36;H02J3/18;H02J3/00 |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徐晓燕 |
| 地址: | 412003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可关断 器件 移动式 输电 方法 | ||
1.一种基于可关断器件的移动式输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两组相互独立的高压换 流站采用背靠背连接模式通过直流侧并联组合在一起,形成直流输电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将 发送端连接电网的三相交流电输出端,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传输,接收端根据输电要求将 发送端传输过来的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送入有源电网或无源电网,利用功率单元实现交流与 直流的相互转化;所述方法包括上层控制过程和下层功率单元控制过程,上层控制过程包括 与电力调度中心进行通讯,接受电力调度中心的功率、电压调度指令,同时发送高压换流站 的实时波形数据和故障数据记录,与下层功率单元控制器进行通讯,发送给下层功率单元控 制器电流、电压、功率指令,给定无源负载控制时的交流侧输出相位角,接收下层功率单元 控制器的故障信号和实时数据记录;下层功率单元控制过程完成功率单元的实时控制和保护, 所述下层功率单元控制过程采用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的双环控制方式,其中电压外环实现功 率单元的功率控制,包括有功功率控制和无功功率控制,电流内环按照电压外环输出的电流 指令进行电流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可关断器件的移动式输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 层功率单元控制过程包括直流电压控制、直流电流控制和直流功率控制,实现有功功率的控 制,所述下层功率单元控制过程包括无功功率控制和交流电压控制,实现无功功率的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可关断器件的移动式输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层 控制过程中采集传感器传上来的数据后对数据进行计算与处理,根据系统的需要而向下层功 率单元控制器发送给定指令信号进行实时控制,下层功率单元控制器接收给定指令信号Q*、电压外环进行功率控制后分别输出电流给定指令在电流内环控 制器接收到电流给定指令后,对电流进行控制,输出电压控制信号进行PWM载波错相调制从 而产生PWM脉冲信号来实现对功率单元中IGBT的控制,达到分别控制稳态有功和无功功率的 目的;其中,为直流电压给定值,为直流电流给定值,为直流功率给定值,Q*为无 功功率给定值,为交流电压给定值,为交流电流有功分量给定值,为交流电流无功分 量给定值。
4.根据权利要求1、2、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基于可关断器件的移动式输电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功率单元控制过程包括直流电压外环控制,所述直流电压外环控制包 括直流电压udc与直流电压给定值的偏差量Δudc经过PI环节转换为交流电流有功分量id的 修正量id1,通过功率前馈环节提供id的预估量id0,两者之和构成了功率单元的交流电流有功 分量给定值从而去控制功率单元的直流电压,若仅为预估量id0,则功率单元电压开环 运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可关断器件的移动式输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 层功率单元控制过程包括直流电流外环控制,所述直流电流外环控制包括直流电流idc与直流 电流给定值的偏差量Δidc经过PI环节转换为交流电流有功分量id的修正量id1,通过功率前 馈环节提供id的预估量id0,两者之和构成了功率单元的交流电流有功分量给定值从而去 控制功率单元的直流电流,若仅为预估量id0,则功率单元电流开环运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可关断器件的移动式输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 层功率单元控制过程包括直流功率外环控制,所述直流功率外环控制包括直流电压udc与直流 电流idc相乘得到直流功率的实际值Pdc,Pdc与之间的直流功率偏差量ΔP经过PI环节转换 为交流电流有功分量id的交流电流有功分量给定值从而去控制功率单元的直流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株洲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028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