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片式元件的封端浆料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041812.2 | 申请日: | 2010-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8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雷安福;谌业富;陈迪勇;白勇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晶华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1/00 | 分类号: | H01B1/00;H01B1/16;H01B1/22;C03C12/00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52106 | 代理人: | 刘安宁 |
| 地址: | 550008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元件 浆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作导体的材料,进一步而言,涉及片式元件所用的封端浆料。
背景技术
叠层片式元件具有小型化、易于贴装、一体化等优点,在移动通信、计算机、家电、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叠层片式元件向微型化、环保、低成本、高稳定度及高精度方向发展。叠层片式电感,是在铁氧体或陶瓷粉体膜片上采用丝网印刷形成多个银的导电带,将铁氧体或陶瓷粉体和导电带迭层,在铁氧体或陶瓷粉体内部构成多个螺旋状线圈。将其构成的膜片切成单个线圈,在银不易熔化的温度即850℃~950℃条件下进行低温烧结,然后在器件端头上浸沾封端银浆料在600℃~800℃下进行烧结,对应表面贴装,进行化学镀镍和化学镀锡,使之片式化。
封端浆料作为叠层片式元件制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材料,在国内也得到迅速的发展。但是,国外已经开始推广使用浆料中银含量(质量分数)在52%左右甚至更低的封端银浆,而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都是浆料中银的质量分数为65%左右甚至更高的高银含量封端浆料。
现有的涉及银浆料的中国专利申请件中,00117535.1号:“片式元件用可镀端浆”,其浆料中银的质量分数为65%~75%,属于高银含量。并且使用的玻璃是含铅玻璃,不符合环保要求;200410081658.6号:“多层片式元件外电极用无铅化可电镀银浆料”和200510018699.5号:“一种无铅银电极浆料及其制造方法”,其中银的质量分数都在65%以上,同样存在银含量高的问题.银属于贵重金属,银含量与银浆的成本成正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银含量低,并能达到传统封端工艺要求的封端浆料,解决传统封端浆料中银含量高从而导致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发明人所提供的片式元件的封端浆料,由银粉、玻璃粉、有机载体等原料制成,与其它封端浆料不同的是,本发明的封端浆料中还含有无机填料,各原料的质量分数为:银粉40%~55%,玻璃粉4%~15%,无机填料5%~25%,有机载体20%~40%。
上述原料中的银粉包括片状银粉和球形银粉,它们在封端浆料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片状银粉25%~40%,球形银粉10%~30%,且片状银粉与球形银粉的质量比为6∶4~9∶1。
上述原料中的玻璃粉为无铅玻璃,玻璃选自Bi2O3-B2O3-ZnO体系或ZnO-B2O3-SiO2体系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上述Bi2O3-B2O3-ZnO体系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Bi2O3 50%~80%
B2O3 10%~25%
ZnO 5%~15%
SiO2 2%~10%
Al2O3 1%~5%
TiO2 1%~5%
ZrO2 1%~4%
CaO 0~5%
MgO 0~4%
SnO2 0~3%
R2O 3%~15%
其中R为碱金属。
上述ZnO-B2O3-SiO2体系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ZnO 20%~50%
B2O3 15%~40%
SiO2 6%~15%
Al2O3 1%~5%
TiO2 1%~10%
ZrO2 1%~8%
CaO 0~5%
MgO 0~4%
R2O 5%~15%
其中R为碱金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晶华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贵阳晶华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418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