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通滤波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034430.7 | 申请日: | 201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7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杨闵昊;廖怀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H7/12 | 分类号: | H03H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麻吉凤;毛燕生 |
地址: | 100871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通滤波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滤波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通滤波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半导体工艺与电路设计技术的发展,集成电路在生 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例如可植入人工耳蜗和各种可植入的 生物信号(心电图,脑电图等)检测系统。跟上述应用有关的各种 芯片由于其超低功耗的要求,对其中各模块电路的设计提出了挑战。 模拟带通滤波器作为这些芯片中的主要模块电路之一,起到通过指 定频率抑制其余频率的作用。目前文献中有报道的应用于生物医学 的低功耗带通滤波器主要有SC(开关电容)滤波器和Gm-C(跨导电 容)滤波器。SC滤波器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组成单元为运算放大器, 通常为了满足其一定的增益带宽要求而功耗较高;Gm-C滤波器中的 Gm跨导放大器单元也因为线性度噪声等指标的要求而功耗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通滤波器,该滤波器的功耗相 对现有技术而言明显降低。
第一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通滤波器,包括第一MOS管、 第二MOS管、第三MOS管、第四MOS管、第一电容器、第二电 容器、第三电容器、第四电容器、第一电流源和第二电流源;其中, 所述第三MOS管、第四MOS管以栅极与漏极相互交叉耦合的组成 源跟随器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第二MOS管以二极管连 接方式连接。
上述的带通滤波器,优选所述第一MOS管、所述第二MOS管、 所述第三MOS管、所述第四MOS管均为PMOS管;其中,所述第 一电流源和所述第三电容器均与所述第三MOS管的源极相连接、所 述第二电流源和所述第四电容器均与所述第四MOS管的源极相连 接;并且,所述第三电容器、所述第四电容器分别接地;所述第一 电流源、所述第二电流源均与电源电压相连接;所述第三MOS管的 栅极与所述第四MOS管的漏极相连接,所述第四MOS管的栅极与 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相连接;所述第一电容器和所述第三MOS 管的漏极均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相连接;所述第二电容器和所 述第四MOS管的漏极均与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相连接;以及所 述第一MOS管的漏极和栅极、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和栅极分别 接地。
上述的带通滤波器,优选所述第一MOS管、所述第二MOS管、 所述第三MOS管、所述第四MOS管均为NMOS管;其中,所述第 一电流源和所述第三电容器均与所述第三MOS管的源极相连接、所 述第二电流源和第四电容器均与所述第四MOS管的源极相连接;并 且,所述第三电容器、所述第四电容器分别接地;所述第一电流源、 所述第二电流源均与地相连接;所述第三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四 MOS管的漏极相连接,所述第四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三MOS 管的漏极相连接;所述第一电容器和第三MOS管的漏极均与所述第 一MOS管的源极相连接;所述第二电容器和所述第四MOS管的漏 极均与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相连接;以及所述第一MOS管的漏 极和栅极、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和栅极分别接电源电压。
上述的带通滤波器,优选所述第一电容器和所述第二电容器电 容值相等;所述第三电容器和所述第四电容器电容值相等;所述第 一MOS管和所述第二MOS管的尺寸相同,所述第三MOS管和第 四MOS管的尺寸相同;所述第一电流源和所述第二电流源的电流值 相等。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公开了另外一种带通滤波器,所述滤波器 由上述多个带通滤波器级联组成。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带通滤波器,该带通滤波器以 双极型晶体管替代MOS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采用源跟随器,打破滤波器功耗和线性度相互对立的局面。由 于没有运算放大器和Gm单元,降低了带通滤波器的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PMOS管构造的源跟随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带通滤波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NMOS管构造的源跟随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带通滤波器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带通滤波器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级联的带通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 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344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程机械
- 下一篇:用于确定位置和方向的磁阻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