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可控硅调光器适应容性负载的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003658.X | 申请日: | 2010-0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4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 发明(设计)人: | 华桂潮;葛良安;姚晓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飞特电子(杭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沈孝敬 |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可控硅 调光器 适应 负载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可控硅调光器适应容性负载的电路。具体的说应该是, 一种改善可控硅前沿调光器带容性负载时出现的冲击电流问题的电路。
背景技术
可控硅广泛应用于白炽灯的调光,白炽灯相当于纯阻性负载。可控硅调光应 用于LED等需要开关电源驱动器的照明场合时,为抑制EMI,开关电源驱动器 一般在输入交流侧和整流桥直流侧都有滤波电容,相当于增加了容性负载。在可 控硅调光器中,调光器的输出电压(即滤波电容上的电压),其理想波形Uac, 如图1实线所示(虚线为电网电压)。当可控硅触发时调光器输出电压出现一个 阶跃突变,调光器后如果有容性负载,这个突变的电压将产生较大的冲击电流, 可控硅的调光相角越接近90度冲击电流就越大,冲击电流不但产生较大的电磁 干扰,还可能令可控硅不能正常导通。解决可控硅带容性负载时冲击电流问题的 一个最常见的方法是在开关电源驱动器的输入交流侧和整流桥直流侧的滤波电 容中串联电阻,或者直接在交流输入线中串联电阻来限制冲击电流,但这种串联 电阻的方法将大大降低电源的效率,同时在滤波电容中串联电阻会显著降低滤波 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可控硅调光器,低损耗且 限制容性负载冲击电流的电路。
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善可控硅调光器适应容性负载的电 路,包括输入电压Uin,阻尼电路,电流采样电阻Rs,阻尼控制电路和高频滤波 电容Cx,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阻尼电路的输出端与高频滤波电容Cx和电流采样电阻Rs串联,该 串联支路的输入电压为Uin,所述的阻尼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接采样电阻Rs的两 端,其输出端接阻尼电路的输入端;
当可控硅被触发导通时,所述的输入电压Uin随之发生突变,高频滤波电容 Cx充电过快,导致可控硅非正常截止,反复振荡重启;所述的阻尼控制电路检 测电流采样电阻Rs上电流信号,输出控制信号并控制阻尼电路的输出阻抗,从 而抑制高频滤波电容Cx充电过快而造成的振荡;
当输入电压Uin的幅值与电网电压接近时,则阻尼电路输出阻抗最小,
高频滤波电容Cx正常滤波工作。
本发明的改善可控硅调光器适应容性负载的电路,可控硅调光时,通过串联 在驱动器交流侧和/或整流桥直流侧滤波电容中的阻尼电路来抑制因高频滤波电 容Cx充电过快而造成的振荡;当输入电压Uin的幅值与电网电压接近时,则阻 尼电路输出阻抗最小,降低了损耗,同时对电容的滤波功能影响很小。
所述的Uin可以是开关电源驱动器交流输入侧的电压,也可以是开关电源驱 动器整流桥后直流侧的电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可控硅调光器的理想输入电压波形。
图2是现有技术电路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改善可控硅调光器适应容性负载的电路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在直流侧的容性负载中的第一种应用。
图5是本发明的在直流侧的容性负载中的第二种应用。
图6是本发明的在交流侧的容性负载中的第一种应用。
图7是本发明的在交流侧的容性负载中的第二种应用。
具体实施例
参照图1,可控硅调光的理想输入电压波形。其中,实线为可控硅调光的理 想输入电压Uac波形,虚线为电网电压。
参照图2,现有技术中,为避免因可控硅非正常截止而引起的反复振荡重启 问题,在滤波电容中串联电阻R2或R3,或者直接在交流输入线中串联电阻R1。
参照图3,一种改善可控硅调光器适应容性负载的电路框图,具体来说:所 述的输入电压Uin的一端接高频滤波电容Cx的一端,高频滤波电容Cx的另一 端接阻尼电路的一个输出端,阻尼电路的另一个输出端接电流采样电阻Rs的一 端,电流采样电阻Rs的另一端接输入电压Uin的另一端,阻尼控制电路的输入 为电流采样电阻Rs上的电流采样信号,其输出端接阻尼电路的的输入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飞特电子(杭州)有限公司,未经英飞特电子(杭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036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短程同步脱氮的一体化生物反应器及其应用
- 下一篇:移动净水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