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轮式偏重作功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003621.7 | 申请日: | 2010-0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6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 发明(设计)人: | 董禹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禹全 |
| 主分类号: | F03G3/00 | 分类号: | F03G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412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轮 偏重 装置 | ||
1.一种转轮式偏重作功装置,包括转轮装置、液压控制装置、发电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转轮装置设基座、中心轴和内毂、外轮、若干根支撑杆、重力活动块,重力活动块设置在外环与内毂之间的撑杆之上,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设固定缸、活动缸和控液阀,固定缸设置在内毂处、活动缸的一头联接重力活动块,所述的液压装置设基座、活动支点、油缸、弹性材料体,分别设在转轮中心处和外环外,所述的发电装置由油泵、齿轮泵、发电机等组成,油泵与内毂上大齿轮相配接受转轮的偏重势能,齿轮泵与发电机相配转化势能,所述的发电装置,在外环的两侧设置传动齿,与发电机外环处配套设置传输动能,一个转轮设置数台发电机及油泵,并数个发电机、油泵并联工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轮偏重作功装置,其特征在于外环是由支撑杆与内毂支撑,可用单幅撑杆、双幅撑杆或多幅支撑杆中的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轮偏重作功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杆为长方体设置或工字形设置,所述的重力活动块为梯形设置,内设多个承担重力滑动作用的轴承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轮偏重作功装置,其特征在于控液阀是一种两片法兰式配置,一片动法兰与内毂相联,设的油孔数与活功块数相同;一片静法兰与基座或固定的轴相联,油孔只设两个:长梯形进油孔、长梯形回油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轮偏重作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基座转轮中心设油缸装置,对转到上斜45°左右的重力活动块实施弹射,使其平移到外环处,在外环处设油缸装置,对运动到下斜45°左右的重力活动块实施反弹射,使其平移到内毂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轮偏重作功装置,其特征在于转轮的一头轮毂或轴上设大齿轮,转轮座上设油泵,油泵的齿轮吸取转轮转动中的大齿轮势能,并产生油压输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轮偏重作功装置,其特征在于油压的势能,由油压齿轮泵再转换成高速转动势能带动发电机工作。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轮偏重作功装置,其特征在于可在外环的两侧设齿传动配置,与发电装置的发电机传动齿轮直接配合发电和传动油泵工作。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轮偏重作功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可多个转轮装置排列设置,多个转轮的油泵,输出的油压可串联后共同实施对活动快的推拉作业或弹射工作,所述的发电装置每个转轮可配数台发电机联合发电工作。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轮偏重作功装置,其特征在于转轮可由基座全支撑转轮的高度,也可将转轮部分藏于地面之下,达到减少风轮总高度的两种结构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禹全,未经董禹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0362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悬臂式半主动吸振器
- 下一篇:发动机供油管路压力调节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