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灯光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001441.5 | 申请日: | 2010-0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0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 发明(设计)人: | 丸山一幸;村田裕;堤阳次郎;三宅川彻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2J6/02 | 分类号: | B62J6/02;B60Q1/02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史雁鸣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灯光 装置 | ||
1.一种车辆用灯光装置,所述车辆用灯光装置具备照射车辆的前方的具有主发光面的主灯光器、和在车辆前面看在上述主灯光器的左右分开配置的闪烁式灯光器,其特征在于,在车辆前面看,在上述主发光面的轮廓的外侧规定了在上述主灯光器的光度为x时由下述算式表示的宽度y的眩光区域,在上述主灯光器的上方,在与上述眩光区域相比为外侧的位置,设定了配置与上述闪烁式灯光器不同的通常点亮式的辅助灯光器的辅助灯光器配置区域,
y=a+b·ln(x) (ln为自然对数)
a=-107
b=39.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灯光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辅助灯光器配置区域在车辆前面看被设定在与上述眩光区域的上端相比为上方且与左右端相比为左右外侧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灯光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辅助灯光器配置区域在车辆前面看是在被相对于垂线而言倾斜35度地从上述主发光面的图心向斜上方延伸的第一倾斜线和相对于垂线而言倾斜55度地从上述图心向斜上方延伸的第二倾斜线夹着的区域中,被设定在与在上述主发光面的轮廓的外侧由宽度2y规定的区域相比为外侧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灯光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辅助灯光器配置区域,在车辆前面看,在以上述主发光面的图心为原点,且以横轴为W[mm],纵轴为D[mm]的情况下,是由下述坐标所示的线段包围的区域,
(1)通过(W335、D450)和(W250、D310)的第一线段,
(2)通过(W250、D310)和(W238、D224)的第二线段,
(3)通过(W238、D224)和(W252、D210)的第三线段,
(4)通过(W252、D210)和(W267、D224)的第四线段,
(5)通过(W267、D224)和(W367、D342)的第五线段,
(6)通过(W367、D342)和(W500、D390)的第六线段,
(7)由D=450所示的第七线段,
(8)由W=500所示的第八线段。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灯光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辅助灯光器的光源被配置在上述辅助灯光器配置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灯光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辅助灯光器在车辆前面看是呈圆环形状地发光的灯光器,上述圆环形状的中心被配置在上述辅助灯光器配置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灯光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辅助灯光器在车辆前面看是以随着趋近车宽方向外侧而位于更上方的方式倾斜的呈线段形状地发光的灯光器,相对于垂线而言以0~60度的角度配置,且具有至少150[mm]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灯光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主灯光器和上述闪烁式灯光器是相互呈不同的颜色发光的灯光器,上述辅助灯光器与上述主灯光器呈同系颜色地发光。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灯光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辅助灯光器关于上述主灯光器左右对称地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灯光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车辆具备照射得比较近的近光灯和与该近光灯相比照射远方的远光灯,上述主灯光器是上述近光灯。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灯光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主灯光器具备照射得比较近的近光灯和与该近光灯相比照射远方的远光灯,上述辅助灯光器配置区域与上述近光灯点亮时的眩光区域对应地设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0144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片形件质量检查装置
- 下一篇:导航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