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循环液相加氢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001103.1 | 申请日: | 2010-0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0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 发明(设计)人: | 刘凯祥;李浩;孙丽丽;刘家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G45/00 | 分类号: | C10G45/00;C10G47/00;C10G4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韦庆文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相加 方法 | ||
1.一种循环液相加氢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原料油与氢气混合后先后经换热、在加热炉加热至反应所需温度后,进入加氢反应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原料油与氢气进行加氢反应,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加氢反应产物经过换热器冷却或者直接进入热高压分离罐;
所述的热高压分离罐分离出的液相物流的一部分直接、或者再经过热低压分离罐进一步分离,做为循环油返回每个加氢反应器入口和/或入多床层加氢反应器的床层间;
所述的每个加氢反应器入口和/或入多床层加氢反应器的床层间设置或者不设置循环油冷却器;
所述的热高压分离罐分离的气相物流经冷却和分液后,作为反应生成气送出或者经压缩后再返回氢气原料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液相加氢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热高压分离罐液相出口设置循环泵将循环油返回每个加氢反应器入口和/或入多床层加氢反应器的床层间;
所述的循环泵入口压力为1.5-20MPag,循环油/原料油的循环比为0.2-10∶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液相加氢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热低压分离罐液相出口设置循环泵将循环油返回每个加氢反应器入口和/或入多床层加氢反应器的床层间;
所述的循环泵入口压力为0.2-6.0MPag,循环油/原料油的循环比为为0.5-20∶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液相加氢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加氢反应器是固定床反应器;反应物流从固定床反应器顶部进入、底部流出,或者反应物流从底部进入、顶部流出;
所述的加氢反应产物离开加氢反应器后进入热高压分离罐前,冷却温度为10-20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液相加氢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热高压分离罐分离的气相物流经冷却和分液后,作为反应生成气送出返回氢气原料系统的气相物流中,气体/原料油的标准体积比为0.5-10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液相加氢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热高压分离罐分离的气相物流经冷却和分液后,作为反应生成气经压缩后再返回氢气原料系统的气相物流中,气体/原料油的标准体积比为10-50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液相加氢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热高压分离罐或者热低压分离罐内设置传质内构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液相加氢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热高压分离罐或者热低压分离罐,采用富氢气体进行汽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液相加氢方法,其特征在于:
反应生成气送出或者经压缩后再返回氢气原料系统的气体在注入补充氢气压缩机前先经过氢气提纯处理。
10.如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一种循环液相加氢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加氢反应器是固定床反应器;反应物流从固定床反应器顶部进入、底部流出,或者反应物流从底部进入、顶部流出;
所述的加氢反应产物离开加氢反应器后进入热高压分离罐前,冷却温度为10-200℃;
所述的热高压分离罐分离的气相物流经冷却和分液后,作为反应生成气送出返回氢气原料系统的气相物流中,气体/原料油的标准体积比为0.5-100;
或者
所述的热高压分离罐分离的气相物流经冷却和分液后,作为反应生成气经压缩后再返回氢气原料系统的气相物流中,气体/原料油的标准体积比为10-500;
所述的热高压分离罐或者热低压分离罐内设置传质内构件;
所述的热高压分离罐或者热低压分离罐,采用富氢气体进行汽提;
反应生成气送出或者经压缩后再返回氢气原料系统的气体在注入补充氢气压缩机前先经过氢气提纯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0110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竹颗粒燃料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造纸用绿色环保型矿物脱墨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