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S-DABO类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的制备及其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1010000982.6 | 申请日: | 2010-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4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刘畅;刘俊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39/56 | 分类号: | C07D239/56;A61K31/513;A61P3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6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dabo hiv 逆转录 抑制剂 制备 及其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以非核苷类HIV-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逆转录酶抑制剂3,4-二氢-2-烷氧基-6-苄基尿嘧啶类(DABO)为先导物,参照与该类化合物作用的HIV-1逆转录酶(HIV-1RT)底物构象,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S-DABO类化合物,并进行了生物活性测试。为进一步提高该类化合物的活性及选择性,降低化合物毒性及耐药性,本发明人以C6位为亚甲基-1-萘基硫尿嘧啶衍生物为基础,在嘧啶环C2,C5位上进行结构改造,连接上具有不同立体和电性效应的基团,得到了一系列新型的S-DABO类化合物,经活性测试显示出很好的HIV-1逆转录酶抑制活性。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于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导致的以CD4+T淋巴细胞减少为特征的免疫衰竭,患者常于感染后10-15年因并发各种机会性感染或恶性肿瘤而死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能治愈艾滋病的药物,而且国内临床上所用的抗艾滋病药物几乎全部是进口药,价格十分昂贵。因此,研发具有自主产权的高效低毒的价格便宜的抗HIV药物是摆在我国政府和科学家面前的一个十分迫切和重要的课题。
在HIV的复制循环中,逆转录酶(RT)在完成RNA指导的DNA合成、RNA水解反应和DNA指导的DNA合成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且为病毒所特有。因此,HIV逆转录酶是抗艾滋病药物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生物靶点。目前临床上所用药物中,主要为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和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两类。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是合成DNA的天然底物的衍生物,通过阻断病毒RNA的逆转录,即阻止病毒双链DNA形成,病毒失去复制的模板而起作用。它们作用于逆转录酶与天然底物核苷结合的活性部位,但这些核苷类药物也抑制宿主细胞DNA的多聚酶活性,因此具有依赖剂量的特异毒性。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是一组与核苷无关、化学结构完全不同的特异性抑制HIV-1逆转录酶的化合物,一般对HIV-2无活性。这组化合物的共同特点是:可高度抑制HIV-1,但并不抑制HIV-2和其他逆转录病毒;不是HIV-1逆转录酶底物竞争抑制剂,而是通过与酶活性点附近的p66疏水区结合,并取代聚合酶结合位点的具有催化作用的天门冬氨酸残基,而达到抑制HIV-1复制的作用;不抑制其他的DNA聚合酶,故毒性很小,有很高的抗病毒选择指数,不足之处在于体内外使用迅速产生耐药毒株。这类药物多半与核苷类药物联合应用。属于NNRTIs的抗人免疫缺陷综合征药物目前有3个,即奈韦拉平(Neviapine)、地拉韦啶(Delavirdine)及依非韦伦(Efavirenz),其抑制HIV-1的作用很强,但对HIV-2和猴艾滋病毒(SIV)均无抑制活性。这类药物易产生耐药性,只需一个核苷酸变异,即产生耐药,且与其他NNRTIs产生交叉耐药性。由于抑制HIV-1作用强,依非韦伦被选为一线药物,与其他NRTIs联合用药。
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具有结构多样、高效、低毒以及与其他药物的协同作用等特性,加之酶的结构清楚,药物作用位点明确,因而一直是寻找新的抗艾滋病毒药物的重要方向之一。3,4-二氢-2-烷氧基-6-苄基-4-羰基嘧啶(DABO)类化合物作为NNRTIs的典型代表之一,自1992年发现以来就成为抗HIV-1RT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合成了一系列新的衍生物,并显示出较强的抗病毒活性,同时生物活性结果显示,这类化合物对HIV-2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发明内容
发明人以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DABO类化合物为先导化合物,结合本实验课题组已取得研究成果,按照药物合理设计中先导化合物优化的方法,将其各自的结构和活性关系联系起来,根据生物电子等排原理等设计了一类新型S-DABO化合物,根据所设计化合物的结构,完成了该类化合物方便的制备、分离、纯化及活性测定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未经首都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009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汽车的车身
- 下一篇:限进手性色谱固定相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