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合成左磷右胺盐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000743.0 | 申请日: | 2010-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9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庆武 |
主分类号: | C07F9/38 | 分类号: | C07F9/38;C07C211/27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10 | 代理人: | 田磊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成 左磷右胺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细化工领域,具体涉及合成左磷右胺盐的方法。
背景技术
磷霉素钠[(-)-顺-1,2-环氧丙基磷酸钠](以下简称磷霉素钠)是一种新型广谱抗菌素,IR·2S-(-)-顺-1,2-环氧丙基磷酸-R-(+)-α-苯乙胺盐(以下简称左磷右胺盐或者左盐)是Glamkowski法化学合成磷霉素钠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中间体。左磷右胺盐主要生产步骤包括:酯化:丙炔醇与三氯化磷在减压条件下,在甲苯溶剂中反应,生成丙二烯磷酰二氯和氯化氢,生成的氯化氢被真空带走,经水吸收形成盐酸,反应结束后,蒸馏分离甲苯与过量的三氯化磷,得到丙二烯磷酰二氯;水解:丙二烯磷酰二氯与水发生水解反应,得到丙二烯磷酸和氯化氢的水溶液,反应结束后,蒸馏分离,分别得到盐酸和丙二烯磷酸,其中丙二烯磷酸中会残留少量的盐酸;氢化:丙二烯磷酸在乙醇溶剂中,在钯炭触媒的催化下,发生加氢反应,生成顺丙烯磷酸,反应结束后,滤除钯炭触媒(钯炭触媒一般重复使用15次到30次);蒸馏分离乙醇:在减压条件下蒸馏分离,分别得到含有少量盐酸的乙醇溶剂(分离出的乙醇套用到下一次氢化反应中)和顺丙烯磷酸;氢化后有两条工艺路线:1)环氧化-拆分-精制:顺丙烯磷酸在乙醇溶剂中首先与混旋-α-苯乙胺反应,然后在钨酸钠及EDTA二钠的催化下与双氧水反应生成混旋盐(指左盐和右盐的混合物,如二者等量,则混合物无旋光性);用乙醇作溶剂,采用诱导结晶拆分法将混旋盐拆分(拆分是指将由左旋体和右旋体混合成的混旋体分开的过程,诱导结晶拆分方法是在一定条件下向混旋体溶液中加入左旋体晶种或右旋体晶种,从而诱导左旋体或右旋体优先析出结晶,进而实现分离的方法),分别得到粗品左盐和粗品右盐(即右磷左胺盐,由右旋磷霉素酸和左旋-α-苯乙胺构成),粗品左盐经精制得到成品左盐;2)环氧化-精制:顺丙烯磷酸在乙醇溶剂中首先与右旋-α-苯乙胺反应,然后在钨酸钠及EDTA二钠的催化下与双氧水反应生成粗品左盐,粗品左盐经精制得到成品左盐。
上述方法中存在如下5个方面的缺陷:(1)耗能高:蒸馏分离乙醇,纯化顺丙烯磷酸的过程需要消耗蒸汽;而且需要在减压条件下进行,也造成了能源的消耗;(2)排污高:蒸馏分离乙醇,纯化顺丙烯磷酸的过程中,会有乙醇被真空带走,造成空气和排放水的严重污染;(3)存在安全隐患:在蒸馏分离乙醇,纯化顺丙烯磷酸时,对蒸馏终末点温度控制要求苛刻,一旦超温,将导致爆炸事故;(4)制约产品的生产成本:蒸馏分离乙醇,纯化顺丙烯磷酸的过程中损失的乙醇对左盐的单耗在0.2-0.5kg/kg之间,在左盐的原料成本中占一定的比例;(5)乙醇长期套用会降低钯炭触媒的催化效能:蒸馏分离出的乙醇长期套用,因杂质累计,会导致钯炭触媒中毒,降低催化效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合成左磷右胺盐的方法,氢化后无需蒸馏分离乙醇,直接进行环氧化反应,以克服现有技术合成方法中蒸馏分离乙醇所造成的耗能高、排污高、存在安全隐患、制约产品的生产成本以及乙醇长期套用会降低钯炭触媒的催化效能的缺陷。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合成左磷右胺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搅拌情况下,向氢化反应结束后滤除了钯炭触媒的氢化反应液中加入质量含量为95%的乙醇;继续搅拌,加入碳酸氢钠饱和溶液;将温度控制在30~40℃,加入混旋-α-苯乙胺或右旋-α-苯乙胺;继续搅拌,加入钨酸钠与EDTA二钠的水溶液;升温到40~50℃,加入双氧水,继续升温到50~55℃,保温;降温到-5~-10℃,保温;过滤分离,用乙醇洗涤滤饼,得到混旋盐或粗品左盐,将获得的混旋盐经拆分获得粗品左盐,将粗品左盐经精制获得精品左盐。
其中:滤除钯炭触媒后的氢化反应液的体积(ml)与含量为95%的乙醇的质量(g)比为1∶0.28;滤除钯炭触媒后的氢化反应液的体积(ml)与碳酸氢钠折纯的质量(g)比为1∶0.0025~0.0062;滤除钯炭触媒后的氢化反应液的体积(ml)与混旋-α-苯乙胺折纯的质量(g)比为1∶0.3624~0.3855,或者滤除钯炭触媒后的氢化反应液的体积(ml)与右旋-α-苯乙胺折纯的质量(g)比为1∶0.3669~0.3905;滤除钯炭触媒后的氢化反应液的体积(ml)与钨酸钠折纯的质量(g)比为1∶0.0159;滤除钯炭触媒后的氢化反应液的体积(ml)与EDTA二钠折纯的质量(g)比为1∶0.0033;滤除钯炭触媒后的氢化反应液的体积(ml)与双氧水折纯的质量(g)比为1∶0.108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庆武,未经张庆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007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丝绳整绳破断拉力浇注试验方法
- 下一篇:减压阀综合性能测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