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控制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80162868.9 | 申请日: | 2009-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6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 发明(设计)人: | 香村伸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0G17/015 | 分类号: | B60G17/015;B60G17/016;B60G17/0165;B62D5/04;B62D6/00;B62D101/00;B62D13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柳春雷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控制 装置 | ||
1.一种车辆控制装置,所述车辆控制装置控制具有车身以及支承所述车身并与接地面接触的轮胎的车辆的动作,所述车辆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驾驶条件检测单元,所述驾驶条件检测单元检测对所述车身的左右的振动产生影响的驾驶条件;
悬架几何特性调整单元,所述调整单元调整所述车辆的悬架几何特性;以及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驾驶条件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控制悬架几何特性调整单元的动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几何特性调整单元是调整车身和轮胎之间的高度的车高调整单元。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存储预先计算出的悬架几何特性的控制量和检测结果的关系,并且基于所述关系和所述检测结果计算所述控制量。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对每个所述驾驶条件,存储使施加于所述车身轮胎的重心上的左右方向的力和施加于所述轮胎的与所述接地面的接触点上的左右方向的力抵消的所述车身的悬架几何特性的条件,并且
基于所述驾驶条件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控制悬架几何特性调整单元的动作,使得达到使施加于所述车身轮胎的重心上的左右方向的力和施加于所述轮胎与所述接地面的接触点上的左右方向的力抵消的所述车身的悬架几何特性的条件。
5.一种车辆控制装置,所述车辆控制装置控制具有车身以及支承所述车身并与接地面接触的轮胎的车辆的动作,所述车辆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驾驶条件检测单元,所述驾驶条件检测单元检测对所述车身的左右的振动产生影响的驾驶条件;
转向齿轮比调整单元,所述转向齿轮比调整单元调整所述车辆的转向齿轮比;以及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驾驶条件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控制转向齿轮比调整单元的动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存储预先计算出的转向齿轮比的控制量和检测结果的关系,并基于所述关系和所述检测结果计算所述控制量。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车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对每个所述驾驶条件,存储使施加于所述车身轮胎的重心上的左右方向的力和施加于所述轮胎的与所述接地面的接触点上的左右方向的力抵消的所述转向齿轮比的条件,并且
基于所述驾驶条件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控制转向齿轮比调整单元的动作,使得达到使施加于所述车身轮胎的重心上的左右方向的力和施加于所述轮胎的与所述接地面的接触点上的左右方向的力抵消的所述车身的转向齿轮比。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条件检测单元是检测车速的单元。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条件检测单元是检测上下方向的共振频率的单元。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条件检测单元是检测所行驶的路面的状态的单元。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的左右的振动是由于从所述路面作用于所述轮胎上的力而产生的振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6286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连接套筒-导向单元的顶锻轧机
- 下一篇:一种半导体制冷制热器外换热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