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紧固件无效
| 申请号: | 200980154327.1 | 申请日: | 2009-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1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T·J·斯坦凯维奇;S·L·史密斯;G·M·莫伊拉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森自控科技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C7/02 | 分类号: | A47C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5 | 代理人: | 徐燕;杨勇 |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紧固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以Stankiewicz等人的名义提交于2008年12月12日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122,159的权益和优先权,该申请以参引方式纳入本文。
背景技术
就目前理解,本公开内容总体涉及紧固件和紧固系统。更具体的,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持器(retainer)或夹子,和用这样的保持器将一种材料连接到车辆座椅之内的座椅结构的方法以及所述材料。
车辆座椅通常包括一个面套用于完成座椅,以提供可接受的美观,并且使乘员感到舒适。通常使用紧固件和/或连接器把座椅面套附接到座椅骨架或其他类似的座椅结构。这些连接器通常附接到座椅套的织物或者材料,或者附接到附着在座椅套上的中间织物或材料。
通常,针扎无纺聚丙烯(PPO)织物材料被用于使用“C型环”型连接器——种在被连接的零件周围形成的金属环——将面套连接到座椅结构。所述材料可包括热塑性卷边(bead)形式的边缘部分。优选地可通过在热挤压处理工艺中将所述卷边成型或熔化到所述材料的边缘,来使所述卷边与所述材料形成整体和/或一体。所述卷边为所述材料的边缘提供额外的强度和刚性,以帮助防止所述C型环连接器从材料的边缘被撕裂。
夹子,诸如J形的夹子,也可被用于将所述材料连接到座椅骨架或座椅中其他安装结构。夹子通常是用缝合针连接到所述材料的,或也可使用熔化的PPO材料来与J形夹结合。所述夹子包括用于将它连接到座椅结构的第一端,以及用于将所述材料缝合到该夹子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端在长度方向上延长,以提供材料之间足够的交叠,从而缝合针可以将夹子和材料固定。
然而,在紧固件和紧固系统领域,仍然一直需要研究出一种制造紧固夹的简单、低成本的设计以及方法。更具体地,仍然一直需要研究出一种更简单、高效且符合人体工程学的J型夹。此外,还需要一种减少为一具体目的——例如将面套紧固到座椅——所需的不同尺寸和形状的紧固件的数量的更为通用的紧固件。
发明内容
一种紧固件,用于将面套联接到座椅,包括:一个细长的主体部分;第一端,具有基本J形形状,该第一端从所述细长的主体部分延伸以限定一个连接结构,介于所述细长的主体部分和所述第一端之间存在一个中间部分,以及在两者之间的接纳空间用于接纳一个构件;第二端,从所述细长的主体部分向远端延伸以便附接到所述面套;其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一个弓形钩,该弓形钩被设计形状以限定一个指向外面的倒钩以及一个指向里面的平坦表面,用于将所述紧固件保持在所述构件上。
一种用在车辆中的车辆座椅总成,所述车辆座椅总成包括座椅骨架、面套、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包括:一个细长的主体部分;第一端,具有基本J形形状,该第一端从所述细长的主体部分延伸以限定一个连接结构,介于所述细长的主体部分和所述第一端之间存在一个中间部分,以及在两者之间的接纳空间用于接纳位于所述座椅骨架上的一个构件;第二端,从所述细长的主体部分向远端延伸并且附接到所述面套;其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一个弓形钩,该弓形钩被设计形状以限定一个指向外面的倒钩以及一个指向里面的平坦表面,用于将所述紧固件保持在所述座椅骨架上,由此将所述面套固定到所述构件。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一车辆,其具有带面套的座椅,所述面套具有根据一示例实施方案的紧固件。
图2示出根据一示例实施方案的图1的车辆的车辆座椅。
图3示出根据一示例实施方案的紧固件的侧视图。
图4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示例实施方案的一个紧固件附接到另一紧固件的连续的侧视图。
图5示出了根据一示例实施方案的连接到6规线(6-gage wire)附件的紧固件的连续的侧视图。
图6示出了根据一示例实施方案的连接到4规线(4-gage wire)附件的紧固件的连续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示出了根据一示例实施方案的具有车辆座椅总成12的车辆10。虽然所示的车辆10是四开门轿车,但是应理解座椅可用于微型客车、运动型多用途车、或者人们在其中或借助于其进行旅行或者运载或运输物品的任何其他装置,或者座椅可用在任意市场或应用,这包括从办公室座椅及运输工具到飞机及空间旅行以及其间的一切事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森自控科技公司,未经江森自控科技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543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