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极用碳粒子的制造方法、电极用碳粒子及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无效
| 申请号: | 200980151527.1 | 申请日: | 2009-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6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丰川卓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1B31/02 | 分类号: | C01B31/02;H01G9/058;H01M4/36;H01M4/38;H01M4/587;H01M4/62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蒋亭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粒子 制造 方法 锂离子 二次 电池 负极 材料 | ||
1.一种电极用碳粒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造方法是制造具有下述结构的电极用碳粒子的方法,所述结构是含有和锂形成合金的金属粒子,由碳构成的微细粒子大量聚集而形成,且在该微细粒子之间的间隙形成有多个相互连接的孔的连胞中空结构,
所述制造方法具有:
将与得到的聚合物的相溶性低的单体、与得到的聚合物的相溶性低的有机溶剂及和锂形成合金的金属粒子进行混合,制备含有单体的混合物的工序;
将所述含有单体的混合物分散于水相,制备含有单体的混合物的油滴分散而成的悬浮液的工序;
使所述悬浮液中的油滴聚合而制备树脂粒子的工序;和
烧成所述树脂粒子的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用碳粒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和锂形成合金的金属粒子由硅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用碳粒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含有单体的混合物还含有选自由石墨、炭黑、碳纳米管、石墨烯及富勒烯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导电助剂。
4.一种电极用碳粒子,其特征在于,
具有:含有和锂形成合金的金属粒子,由碳构成的微细粒子大量聚集而形成,且在该微细粒子之间的间隙形成有多个相互连接的孔的连胞中空结构。
5.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
含有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极用碳粒子和粘合剂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
配合有选自由石墨、炭黑、碳纳米管、石墨烯及富勒烯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导电助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5152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窗自动安全开启装置
- 下一篇:嵌入式后视镜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