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0980151505.5 | 申请日: | 2009-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6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蒂莫西·F·梅尔文;理查德·E·埃克;罗比·L·彼得松;蒂姆·斯基梅;史蒂文·D·科尔内留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极星工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K17/34 | 分类号: | B60K17/34;B62D21/00;F16H5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田军锋;魏金霞 |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一种车辆,特别是具有包括并排座椅的操作员区域的多功能车辆。
背景技术
多功能车辆是已知的。本公开涉及车辆,包括多功能车辆。本公开涉及具有脚控踏板的多功能车辆。本公开涉及一种供多功能车辆、特别是具有脚控踏板的多功能车辆使用的地板。
发明内容
在本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多个接地构件,上述多个接地构件包括至少两个前接地构件和至少两个后接地构件;由多个接地构件支承的车架;由车架支承的CVT;原动机,该原动机由车架支承并通过CVT操作地联接到多个接地构件中的至少一个上以向车辆的运动提供动力;以及操作员区域,该操作员区域由车架支承并定位在至少两个前接地构件与至少两个后接地构件之间。操作员区域包括用于并排排列的至少两个乘坐者的座椅。操作员区域还包括操作员控制器和至少一个杯架。至少一个杯架设置在操作员区域中、位于座椅前方并与座椅间隔开、而且比座椅的椅面低。
在本公开的另一个示范性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多个接地构件,上述多个接地构件包括至少两个前接地构件和至少两个后接地构件;由多个接地构件支承的车架;由车架支承的CVT;原动机,该原动机由车架支承并通过CVT操作地联接到多个接地构件中的至少一个上以向车辆的运动提供动力;以及操作员区域,该操作员区域由车架支承并定位在至少两个前接地构件与至少两个后接地构件之间。操作员区域包括用于并排排列的至少两个乘坐者的座椅、操作地联接到多个接地构件中的至少一部分上的转向控制器、操作地联接到原动机上的原动机控制器、以及地板,地板具有从车辆的中央纵向平面向车辆的左侧和车辆的右侧延伸的准平坦地板部分。原动机和CVT定位在地板的准平坦地板部分的第一侧,并且操作地联接到定位在准平坦地板部分的第二侧上的接地构件中的至少一个上。
在本公开的再一个示范性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冷却包括操作员区域的多功能车辆的CVT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CVT定位到壳体内;提供具有流体进口和流体导管的冷却系统,壳体的内部与冷却系统的流体导管流体地连通;以及将流体进口定位成将空气从操作员区域吸入冷却系统的流体导管内。
在本公开的还一个示范性实施例中,一种车辆,包括多个接地构件,多个接地构件包括至少两个前接地构件和至少两个后接地构件。车架由多个接地构件支承,原动机由车架支承并操作地联接到多个接地构件中的至少一个上,以提供车辆运动的动力。操作员区域由车架支承并定位在至少两个前接地构件与至少两个后接地构件之间,并且,操作员区域至少部分地由前壁限定。车辆具有与原动机流体地连通的进气系统,并具有定位在前壁的前方的进气口。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结合附图的本发明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特征和获得这些特征的方式将变得显而易见,并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本身,其中:
图1示出示范性多功能车辆的侧视图;
图2和2A示出沿图1中的线2-2截取的、图1的多功能车辆的操作员区域的地板的俯视图;
图3示出从多功能车辆左侧的大致地板高度处观察图1多功能车辆的操作员区域的局部透视图;
图4示出位于操作员区域的前壁处的操作员区域的乘客侧杯架;
图5示出图1的多功能车辆的传动系、CVT冷却系统和原动机冷却或进气系统的透视图;
图6示出图5的各部件的第二透视图,显示分解的CVT冷却系统和原动机冷却或进气系统的各部分;
图7示出CVT冷却系统和原动机冷却或进气系统相对于图1的多功能车辆的车架的位置;
图8示出将CVT冷却系统的入口壳体联接于图1的多功能车辆的操作员区域的壁;
图9示出图1的多功能车辆的第一透视图;
图10示出图1的多功能车辆的第二透视图;
图11示出沿图1中的线11-11截取的多功能车辆的视图;
图11A示出图11的车架纵梁、原动机冷却系统的流体导管、驱动轴和地板组件的位置;
图11B示出图11A的详图;
图12和12A示出沿图2A中的线12-12截取的多功能车辆的视图;以及
图13示出空气从CVT冷却系统的流体导管、通过发动机的部分并流入CVT的壳体内的代表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所有附图中,对应的参考符号表示对应的部件。除非另作说明,否则,附图是成比例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极星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北极星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515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