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支撑部和转向柱的用于机动车辆的长度可调节的转向致动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51166.0 | 申请日: | 200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6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维尔弗里德·贝内克;布克哈德·贝克;托马斯·阿恩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C.劳勃.汉默斯坦两合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1/181 | 分类号: | B62D1/181;B62D1/19;B62D5/04;B62D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金霞;田军锋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支撑 转向 用于 机动车辆 长度 调节 单元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长度可调节的转向致动单元,其包括:a)用以附连到机动车辆的支撑部;b)转向柱,其能够绕纵向轴线旋转并且包括上转向管和下转向管;以及c)调节设备,其用于调节上转向管相对于下转向管和支撑部的距离。长度调节是马达驱动的。
从DE 10 2007 042 737A1已知用于这种长度可调节的转向致动单元的马达操作的转向柱调节设备。这种已知的转向柱调节设备包括用以附连到车辆上的支撑部以及护管。护管在其纵向方向上能够进行调节并且另外在其相对于支撑部的倾斜中能够进行调节。为此,还分别地提供适当的驱动器。
这种转向柱调节设备使得能够方便地适应使用者的各个愿望和要求。由于马达操作的构造,因此转向盘便于调节;其还能够经由存储器控制。通常,提供电动马达作为马达。从US 2008/0229866A1已知长度可调节的转向柱。
在已知的转向柱调节设备中,护管设计成用以容纳转向柱。护管本身增加了装置的重量,在其生产和安装中需要一定的劳动强度,并且占据结构内的空间。这样是不利的。如果可能的话,目标在于提供一种在不具有这种护管的情况下工作的转向致动单元。
另外,关于转向柱调节设备的要求在于,在发生事故的情况下,转向柱当吸收能量时能够缩短。如果在发生事故的情况下司机撞击转向盘,则因此假定转向盘能够在转向管的方向上沿轴向运动,其中在转向管的区域中优选地发生某种类型的压缩。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致动单元,其在事故中具有有益的特征并且使得在由事故导致的载荷的情况下能够进行特定的缩短。
该目的通过用于机动车辆的马达操作的长度可调节的转向致动单元实现,其包括:a)用以附连到机动车辆的支撑部;b)转向柱,其能够绕纵向轴线旋转并且包括上转向管和下转向管;以及c)调节设备,其用于调节上转向管相对于下转向管和支撑部的距离,其中,在两个转向管之间提供在发生事故的情况下能够变形的元件,如果发生事故则能够变形的元件缩短,从而使得上转向管和下转向管的总长度在事故之后短于事故之前。
该转向致动单元利用尽可能少的部件来工作。其与根据现有技术生产的转向致动单元相比具有显著较低的重量。能够免除护套。具体地,上转向管能够显示出高的抗弯刚度;在筒形部分中,其具有接近人拳头的直径。优选地,其构造成中空的。为了节省重量,其能够由轻金属制造。
两个转向管通过不可旋转的滑动连接共轴地相互连接。因此,实现上转向管——以及因此附连于其的转向盘——相对于下转向管的纵向调节。下转向管相对于支撑部不在纵向轴线的方向上运动。下转向管能够相对于支撑部旋转。
在有利的实施方式中,支撑部为此包括连接于该支撑部的主体部的旋桥以便能够绕支撑部轴线枢转,该支撑部轴线平行于y轴线。旋桥连接于保持器以便能够绕枢转轴线枢转,枢转轴线也平行于y轴线,并且旋转的轴承连接于支撑部以便能够绕平行于y方向延伸的下轴线枢转。
两个转向管通过滑动耦接相互连接。其包括在交叠区域中彼此接合的第一非圆形耦接段和第二非圆形耦接段。该接合在如下距离上进行,即,该距离至少对应于转向致动单元的纵向调节的距离。
优选地提供螺纹调节单元用于调节两个转向管之间的距离。为此,上转向管或与其连接的部件和/或下转向管或与其连接的部件具有第一螺纹部分。其与第二螺纹部分接合。第二螺纹部分形成在以如下方式设置的部件上,即,第二螺纹部分优选地能够绕纵向轴线旋转,但是不能够在纵向轴线的方向上运动。在优选实施方式中,该部件是环抱下转向管的调节管。通过绕其轴线——该轴线与纵向轴线重合——旋转调节管,能够在纵向方向上调节上转向管。在这种情况下,在旋转运动过程中调节管是固定的。例如,将电动马达分配给调节管,电动马达使调节管旋转。
第一螺纹部分能够设置为上转向管和/或套管上的外螺纹。上转向管刚性地连接于套管或可旋转地连接于套管,从而使其与套管沿轴向连接、但是可相对于其旋转。如果发生事故则套管缩短。该缩短通过下列过程中的至少一个来实现:1)套管在向上转向管的过渡区域中变形,例如其在该位置变宽。2)套管缩短;其例如构造成格栅。3)套管在向下转向管或调节管过渡的区域中变形。优选地,发生至少两个过程;可提供所有三个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C.劳勃.汉默斯坦两合有限公司,未经C.劳勃.汉默斯坦两合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511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