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M-C-N-O系荧光体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49606.9 | 申请日: | 2009-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5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高井淳;岩崎秀治;费瑞·依斯坎达;奥山喜久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立大学法人广岛大学;株式会社可乐丽 |
主分类号: | C09K11/08 | 分类号: | C09K11/08;C01B35/10;C01F7/00;C09K11/63;C09K11/65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荧光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用作电子材料、荧光材料的、由IIIB族元素(M)、碳(C)、氮(N)和氧(O)元素构成的M-C-N-O系荧光体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荧光体被用于荧光管、荧光显示管、夜光性显示板等,其利用范围不断扩大,最近尝试将荧光体与LED组合来用于以电视显示器为首的各种显示设备。另外,也在对荧光体的广泛应用受到期待的白色荧光体进行研究和开发。
构成荧光体的原料的荧光材料包括天然物质在内,有各种有机物、无机物,以这样的各种荧光材料为原料,进行了各种研究开发以求提高荧光体具有的所需发光颜色、峰发光光谱强度、经济性等。
作为这种研究开发的成果,近年来报告了几种新型荧光体及其制造方法。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用通式MmAaBbOoNn:Z(其中,M元素是采用II价的价数的一种以上元素,A元素是采用III价的价数的一种以上元素,B元素是至少包括Si的采用IV价的价数的一种以上元素,O是氧,N是氮,Z是一种以上的活化剂,m>0、a>0、b>0、o≥0、n>0)表示的荧光体。而且,关于该制造方法公开了:在将规定的混合物在焙烧炉内焙烧来得到焙烧物的工序中,进行两次以上的前述混合物的焙烧,在该焙烧与焙烧之间可以进行焙烧了的混合物的粉碎混合,通过反复焙烧,提高了焙烧物的均匀性,提高了荧光体的发光效率。
另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单斜晶系的荧光体,所述荧光体以在用AxSiyN(2/3x+4/3y)(0<x<2,y=2-x)(其中,A元素是选自M g、Ca、Sr或Ba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元素)表示的基质晶体中固熔金属元素M(其中M是选自Mn、Ce、Pr、Nd、Sm、Eu、Gd、Tb、Dy、Ho、Er、Tm、Yb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元素)而形成的无机化合物为主要成分。而且,关于该制造方法公开了:在焙烧而得到的粉体凝结体牢固地固着时,可以通过粉碎机粉碎使其平均粒径为20μm以下、并在粉碎后在1000℃以上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由此,可以使在粉碎等时变差的焙烧物的表面状态变好,使荧光体的亮度提高。
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如下的制造荧光体的方法:在尿素和/或尿素衍生物中添加含有选自由Al、B、Ba、Be、Bi、Ca、Cd、Cs、Ga、Ge、Hf、In、K、Li、Mg、Mo、Nb、P、Rb、Si、Sn、Sr、Ta、Ti、V、W、Zr和稀土金属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金属的金属化合物,将所形成的混合熔体升温、固化来制造前体,将该前体粉碎,然后焙烧。尿素等在制备前体的过程中分解而变成树脂成分,该树脂成分使得前体的微粉碎处理变容易。前体在后续的焙烧工序中被处理时,该树脂成分会完全消散,来源于尿素等的成分不会残留在最终产物的荧光体的内部。
再有,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由IIIB族元素(M)、碳(C)、氮(N)和氧(O)元素构成的M-C-N-O系荧光体,作为其制造方法,公开了使用硼(B)作为IIIB族元素、将由硼酸和尿素、聚合物构成的混合物的溶液焙烧的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8825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20823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54046号公报
专利文献4:国际公开WO2008/12650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专利文献1~3中公开的荧光体含有稀土元素,因此为了制造而要使用含稀土元素的物质作为原料,然而存在含稀土元素的物质一般价格昂贵的问题。另外,从近年来受到重视的资源保护、日本国内的资源保障、资源脱离对海外依赖性的观点出发,期望开发出不使用稀土元素的荧光体。
然而,如专利文献1~3中公开的现有类型的荧光体在制作显示不同颜色的发光的荧光体时,必定要使用材质不同的荧光体原料,进而,为了使用该荧光体来得到不同颜色的发光(包括白色、中间色),有必要组合使用由不同材料体系制作的LED、荧光体。因此,各个材料体系需要不同的晶体制备方法、制造装置,从而需要大量的费用、劳力、时间和技术的积累。进而,为了使用这些荧光体来制作发光元件,需要调节荧光体的粒度,而将荧光体在冲击、研磨、破碎等处理工序中处理时,会发生荧光颜色的变化、荧光强度的降低,因此存在难以得到适合作为发光元件的制造原料的荧光体的微粒(尤其,色纯度高,亮度的一致均匀性高的荧光体)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立大学法人广岛大学;株式会社可乐丽,未经国立大学法人广岛大学;株式会社可乐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496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